听11位国家级考古学者解读五千年“文明”现场|三明治x中读荐课
历史学家最怕什么学科?
我说就是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尺度是几百年,而考古学研究的是几千年。这还不算,历史学家立论的“起点”往往掌握在考古学家手里。
民国时候,一堆大师对于老子、孔子谁先谁后的问题吵得火热,冯友兰和钱穆两位大师都认为“孔子前老子后”和“庄子前老子后”。这也基本上成了学术界一个主流观点。
但1993年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后,尴尬了。根据其它出土文物,考古学家将墓葬时代定在战国中期,而《老子》的写作时间一定早于此墓下葬时间,另外郭店老子主要阐述的是无为自化的主题,既没有所谓的愚民和小国寡民的思想,也没有对儒家和法家的批判,所以冯友兰和钱穆等人的立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历史学家常常会对历史的细节提出修正,而考古学家一出手就能颠覆历史。
从气质上讲,考古学家们也颇为另类。不同于久坐书斋的学者,考古学家常常下地干活儿,很接地气。
二里头遗址是研究夏商时期的要害地,二里头考古队的队长经常去洛阳的二里头,久而久之村民都跟许队长混熟了。“你们到底是干嘛的,神秘兮兮的。”二里头的村民经常这么询问许宏的考古队队员,时间一长,考古队队员们干脆编了顺口溜自我调侃,说“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是社科院的,原来是文物调查勘探的”。
事实上,考古学真是一件神奇之事:通过掘地三尺,即可穿越古今;实践身体力行,探问灵魂记忆。
可以说,考古学真正兼具了直观与抽象、现实与理想:二里头助我们遥想古国君威,兵马俑带我们亲历金戈铁马,南海一号送我们领略航船斩波……如果想寻找一条路径,可以最快满足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好奇,那考古学绝对堪称最激动人心的选择。
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彩俑
“话说盘古开天地……”其实无法质疑,“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问题老祖宗早已为我们备好了答案。
但近百年来考古学从西方登陆中国后,另外一幅“上下五千年”的画卷竟渐次展开,其景象之壮阔与奇绝,令人瞠目结舌、眼花缭乱:商朝并非虚言,夏朝疑云未散,更悠远的新石器时代文明便已萌芽兴盛,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已迁徙繁衍;而周秦汉唐帝国崛起,宋元明清百姓生息,科技与艺术传承迭代,外交与宗教融汇碰撞;良渚的神人兽面,殷墟的司母戊大鼎,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海昏侯墓的孔子屏风,小河墓地的干尸公主……
物质文明的背后,矗立着另外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我们也许难说二者谁才是“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文明的这场大戏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
三星堆出土的代表文物
而在最近十几年里,无论你是否到访过考古工地,结识过考古学家,相信“考古学”这三个字,一定曾萦绕过你的耳畔,触动过你的心弦。风靡网络的博物馆中的“国家宝藏”,不少出自考古学家的手铲之下;打开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推荐列表,三星堆、敦煌、金字塔等考古遗址早已万人空巷;更巧的是,曹操墓、隋炀帝墓、海昏侯墓等一批惊世考古大发现接连横空出世,夺尽世人好奇的眼球。
历史,因为考古学,已经让你得以触手可及。
而在上述动人心魄的文明发现历程中,“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的《三联生活周刊》,也从未缺席。此次,《三联生活周刊》x 中读将再次非常荣幸地向您推荐,我们精心打造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音频课程。我们诚邀十一位中国考古马首是瞻的顶级名家、道来十处中国考古名扬海内的惊世发现,为您特别定制一场用声音“考古”的中华文明溯源之旅。
我们将这十一位顶级名家、十处考古发现缀连,让一张中华文明的轮廓图、一张中国考古的群星表浮现而出,解破文明密码,揭开考古面纱。我们将全景勾勒中国考古大脉络,着重描绘重大发现现场感;我们将极目回望中华文明纵深度,特别呈现前沿研究新观点。
十一位顶级名家、十处惊世发现,他们是: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