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超前学习,智能作业APP为孩子提供适宜性教学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幼儿园课程中,不得提前教授拼音、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对幼儿进行超前培训。
政策的初衷固然是好的,在幼儿园取消一系列违背幼儿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可以释放幼儿天性,使其能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将政策放在当前竞争压力巨大、强调“笨鸟先飞”的社会背景下,禁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却成为让家长们焦头烂额的问题。
一方面,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是家长们共同期待的,但在另一方面,小学招新时的摸底考试、争相报名学前辅导班的同龄人,都在肆意搅动家长早已按压不住的焦虑感——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才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好的幼儿教学方法?只有超前教学,才是让孩子在人生上“不掉队”的最好方法吗?
适宜性学习对孩子成长更加有利
德国一名教育研究者塞巴斯蒂安·P·萨盖在2009年开展的一项研究证明,早上学并不会为孩子带来优势,甚至会对孩子的成绩提升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些在幼儿园时期接受了超前教学的孩子,升入三年级后的学习成绩,却逐渐被在幼儿时期拥有充分游戏时间、个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超越,这也是学界中普遍认同的“三年级现象”。
STEAM教育理念创始人Georgette Yakman认为,在早期教育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是通过计算一个三岁的孩子今天又背了几句古诗,做了多少数学题来衡量的。真正成功的早期教学,是在与孩子当前年龄段最契合的教学内容中,以适宜的方法调动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塑造其后期的健全人格与独立思考能力奠定基础。
而K12智能教育企业一起教育科技也始终将“适宜性学习”的理念,贯穿在旗下作业类APP产品从设计到研发的过程中。打开一起小学(一起教育科技旗下的智能作业平台)的APP,映入眼帘的是童趣十足的用户界面——海豚、树苗、小蘑菇……Q版的卡通图标与丰富的配色足以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低龄孩子目不转睛。除了与年龄段相适应的UI设计之外,每一道练习题都以生动有趣的“同学答题PK”、“练习闯关挑战”等形式呈现。
例如在一道英语单词拼读题中,学生就需要通过将水中漂浮的字母木块按顺序拖动到方格中的形式完成单词的学习记忆过程,在完成了这项“游戏”后,学生还能与同班同学PK每日完成的学习量和学习速度,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赵金璞是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他在使用了一起小学平台后掩藏不住对平台的喜爱:“一起小学对我十分有帮助,我可以在上面练习英语口语,用“玩”的方式背单词,完成当天的作业后还能和同学PK,我现在超喜欢做作业。”
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孩子匹配适宜的教学内容
针对超前教学与学习掉队的矛盾,一起教育科技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自适应学习”思想,借助数据挖掘和算法分发等功能,为每个学生构建能力评测模型,以为各年龄段的学生用户智能推荐与其认知水平适配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一起小学的老师端APP中,平台中的苏格拉底智能导航系统会为老师精准诊断班级的学习水平与薄弱点,依据班级的教学进度和同地区重难点,向老师智能推荐每日的作业内容。在这些可供老师挑选的内容中,除了常规的知识点训练外,还提供了如绘本阅读、自然拼读、电影配音等更易于激发小学段孩子学习兴趣、促使其综合发展的素质教学练习。
“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是为孩子画一个圈,用超年龄段的知识将他困在里面转悠,而是用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教会他合适的东西。处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教育的重心应该更多地放在素质提升上,过早地强调超年龄段的应试知识学习往往会限制孩子思维的拓展。值得欣慰的是,在一起小学平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二者的融合,也看到了素质教学对孩子带来的实际提升效果。”双榆树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说道。
提起童年,应是美好的回忆,而不是被试卷和作业淹没的梦靥。每一个中国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理应拥有充分释放天性、进行个性化发展的自由。在政策的指引下,相信国内会有更多力量涌现,与一起教育科技并行探索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之道,让学习适宜性成为教学的常态,让童年不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