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18日,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黄中明 摄
来自国外的教育专家走进南上山街小学,感受“中国风”校园文化。
时报10月18日讯 深度学习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基础教育更是学生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根基的重要阶段。10月18日,在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16位来自国内及芬兰、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专家,与近300名国内教育同仁,围绕“基础教育与深度学习”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这一主题的多元认知与价值判断。
这场研讨会由济南市市中区区委、区政府主办,市中区教育局承办,在10月18日和19日,为与会者奉上了多场精彩的主旨演讲和现场交流。
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市中区已有11所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韩国等国家的42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永军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友好学校之间不断扩大交流范围、深化交流内容,在师生互访、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近5年来,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共计64批次920余人。
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辉表示,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深度学习则是教育的最终走向。通过全球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与深度学习的研讨,希望能交流吸收国际社会先进经验,促进市中区以及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国际教育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为何要聚焦深度学习,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诠释。他认为,深度学习的“深”体现在动机、理解、联系、沟通、应用和生成六个方面,“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深度学习,因为只有懂得追寻学习的快乐才是人生最高的慰藉。”
研讨会开幕式上,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就“教育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何推进深度学习实践探索,要把教材变成学习材料,教材不是老师照本宣科的工具,而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材料;老师的身份要从“教书先生”向运动场上的“教练员”转变;课堂上要改变“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在老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还要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由做题变成学习做事的方法等。
●精彩瞬间
传统文化课程展示引专家点赞
18日下午,与会教育专家走访了济南第十四中学、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两所学校,分别从学习空间打造、选课走班设计、个性化课程展示等维度开展了研讨活动,进行了有效互动。
在南上山街小学,专家们近距离感受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舞龙、功夫扇、京剧、刺绣、书法、中国印等一系列特色传统文化课程,向教育专家展示出的中国趣、中国风、民族情,赢得了国外专家连连点赞。学校品牌社团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济南皮影、侯氏社火脸谱、山东快书、济南甜沫等非遗项目体验研究,让来宾耳目一新,倾情文化传承、聚焦深度学习的专场汇报更让教育人士收获满满。
根据安排,10月19日的议程也是丰富多彩。中外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将奉上英语、科学、综合实践学科等多节观摩课,通过教学实践,展示设计、沟通理念。虽然授课教师文化背景不同,教学经验各异,但他们将为济南师生呈现个性十足的课堂设计,体现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在学生深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论见”
要积极开展深度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在1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5名外国专家和1名国内专家分别进行了思想独到的精彩主旨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各位专家针对自己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现状,诠释了深度学习的奥义。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普遍认为,要开展深度学习,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列举了现今课堂上的十大“病态”教学模式,其中,体现为学生课堂上没有话语权的“失语症”、体现为同学之间没有互动的“孤独症”等典型课堂特征,令现场观众感同身受。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应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生命,从关注如何教走向关注如何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让课堂回归到学生手中,做到每个人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
澳大利亚坎宁市副市长克里斯汀·坎宁安的观点与林忠玲产生了共鸣,她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在课堂上动态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推动他们不断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学习目标以及如何更好地达成目标,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
在进行课堂改革的同时,鉴定学生是否学好了,还需要完善学习评估体系,来自芬兰万达市的瓦斯维乌里高中原校长艾拉·卡斯佩尔提出,评估会对学习者的行为起到很好推动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创建一种评估文化来引导真正的学习。
专家们剖析了深度学习与基础教育融合实践的路径,为参会各国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宏观和广阔的专业视野,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校长心声
小组合作与项目学习 济南中小学已有尝试
研讨会上专家们的主题演讲,让各位参会的济南中小学校长们感触颇深。
济南市经八路小学校长李雅说,学习是无国界的,是打通东西方文化的一种路径。“我们学校一直在进行小组合作与项目学习,以综合实践学科为抓手,将美术、科学等多个科目进行学科整合,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在校园内进行‘微社会化’的尝试。”
济南第十四中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袁美玲则认为,在助力学生自主发展上,他们已经迈出第一步,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度学习是对学习的一种价值选择,要改变以前唯分数论的评价思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挑战原有思维模式,把教的立场转换为学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