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EMBA:学员满意度取决于教学质量!(2)
课程设置。和大部分国内EMBA项目类似,厦大EMBA也参照世界一流商学院的EMBA课程体系,尤其是借鉴哈佛商学院培养商界领袖的经典模式,并密切结合中国的管理实际,为中国企业家量身订做兼具中西合璧优势的EMBA学位课程。
基于厦大的传统学科优势,厦大EMBA最具特色的课程—财务、会计、金融,集中了厦大最优秀的专职师资力量。身为厦大EMBA中心主任的李常青教授亲任《CEO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专职教师。在李常青教授看来,企业大部分问题都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但是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在看财务报表时,缺乏知识工具,为此对于某些科目反映的问题要么忽视,要么不明白经营中的一些勾稽关联。“我们不是要CEO们去做复杂的财务工作,而是要学会通过财务报表,看懂企业经营中的问题,然后找出问题症结。”李常青教授认为,厦大EMBA特别强调财务是管理之本,这也成为了厦大EMBA的特色之一。
当然,强调财务学习,并不意味着厦大EMBA在“偏科”或恪守经典。相反,厦大EMBA近些年来在课程上不断创新,依托厦大其它双一流优势学科,开设了结合TED、“开讲啦”模式的 《对话科技 创建指数型组织》,引入了大量非商学的科目,如生物医疗、新能源、化工化学、海洋学科等。“有别于那些非综合性大学所办的EMBA项目,厦大EMBA的最大资源就是厦大是综合性大学,拥有文、理、工、法各院系。我们邀请给EMBA学员授课的这些热门、前沿学科的教师,大部分是行业领军权威,有些还是本校的院士。” 李常青教授表示。
但是,这种跨界教学课程对于EMBA学员能听懂多少,其授课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对此,根据李常青教授引用蔡元培先生的观点:“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由于EMBA学员大部分为企业家或高级管理者,一些企业本身处于升级或准备进入一些具有成长性的产业中,而厦大EMBA通过提供这些跨学科的课程,有助于学员打开视野,发现新产业。用前沿研究打开想象的翅膀,用超能量的指数级组织、舞动颠覆性未来。另外,在授课中,教师们主要偏重于介绍这些跨界学科的发展情况及产业应用前景,而不是拘泥于学术。
教学管理。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厦大EMBA前后派遣40余位专职教师赴美国哈佛进修,去了解、学习美国先进的商学教学模式。李常青教授表示,哈佛的案例教学法有一个特点就是类似场景模拟,针对某个案例,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计划,学员就像演员那样身临其境,不断引发学员进行讨论,最后导出案例的核心。这一教学模式,有别于之前的国内EMBA案例教学。
除此,学员海外交流活动和参访企业也是厦大EMBA比较重视的两个教学项目。
学员海外交流方面,厦大EMBA除了和原有合作的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之外,还与哈佛、牛津、剑桥、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一流学府有深入合作,让学员进入到这些海外顶级商学课堂,了解海外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以及产业发展动向。
厦门大学与美国杜兰大学合作的GEMBA(全球管理硕士)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开设第三期,学员就读完课程并获得学分后,可获得杜兰大学全球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在参访企业方面,厦大EMBA安排学员进入学员企业或厦大EMBA推荐的企业中,进行观摩、学习企业管理经验。“相对而言,参访学员企业更有助于学员之间的经验、知识交流、探讨,容易在案例学习中,更容易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工具。”李常青教授透露,厦大EMBA的很大一部分学员的背景是上市企业,或在毕业前后带领公司实现上市。参访不单单是简单的参观,而是结合课程所授内容,紧密互动,学以致用。
在厦大EMBA聘请的讲师莫少昆为学员所撰写的《我是厦大的,EMBA访谈录》一书中,介绍了多位厦大EMBA学员,比如铁汉生态的张衡、鸿博股份的尤玉仙、江平生物的夏江平、爱立康医疗的方美松、森维园林的胡刚、乔治白的董加余等,他们皆为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员中,有些正是在厦大EMBA毕业前后领导了自身企业实现上市,如:夏江平系2013级学员,其企业在2015年实现上市;方美松系2014级学员,其企业在2016年实现上市;胡刚系2012级学员,其企业在2015年实现上市;董加余系2009级学员,其企业在2012年实现上市。如此学员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厦大EMBA的宗旨是锻造商海领航人,通过我们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能够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成功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李常青教授表示,“统考制”之后,现在考入厦大EMBA的学员,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比如出现了大量80后创业者,以及原有制造业背景的学员比例正在下降,转而出现了更多具有新兴领域背景的学员,而厦大EMBA无论在师资筛选、课程匹配还是教学管理方面,根据每年的学员综合情况和需求,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与创新。
①李常青,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EMBA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