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教学导师
青海新闻网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西宁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西宁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记者从日前举办的西宁市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成果展示会上了解到,经过西宁教育人的不懈努力,西宁教育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了一大批涵盖基础教育各领域的各类教学成果,有效地推动了西宁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王培生
在一大批各类教学成果展现的背后,是西宁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对教育事业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王培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30多年来深入课程教学一线,致力于“青海地区国家课程本土化教学增值原理、机制与实践策略体系”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初,青海地区国家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弊端甚多。王培生立足青海地区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实际状况,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开发利用青海地区特有自然课程资源,展开了国家课程先进思想同本土环境具体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原理、机制与方式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建构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为宗旨,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符合地域学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本土化教学过程增值原理、机制及实践策略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及开拓性研究成果,201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据了解,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宁市中学教育唯一由省级人民政府直接颁发的最高学术成果成就奖,在学术界与社会反响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该成果在省内外城乡中学应用广泛。所建构的成果思想与技能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运用,使青海国营牧场中学这样一个乡村中学学科统考成绩曾一度名列西宁市中学前列。运用成果思想与技能系统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有多人荣获全国联赛一等奖。运用成果思想与技能系统辅导中学教师参加全国课堂教学比赛有多人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成果思想被教育部列入“国培计划”项目课程。王培生也先后被西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西宁市优秀教师、西宁市科技兴市先进个人称号。
王培生介绍,现行各校实施的规定课程,是面向全国统一课程范畴与教学要求的国家课程。由于存在地域差异,所以实施国家课程本土化教学,能有效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所谓本土化教学,就是指建构国家课程先进教学思想同地域本土环境具体教学实践状况有机结合的机制。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就是在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范畴框架下,以学生发展为轴心,一切从本土环境中课程资源、生源特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及教学过程的实际状况出发,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界定课程教学目标、抉择教学策略手段及评价体系,以建构本土化教学过程的思想及方法论体系。本土化教学是极具生命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论体系。西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刘旭东说: “这是国家实现科学教育价值最优化的根本途径。”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30多年来,以构建本土化教学增值原理、机制及实践策略体系为核心的基础教育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王培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这期间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使其不断完善、发展并产生效益。基础教育生物教学是一个实在的、充满规则与多变因素的、富有地域性的复杂系统,本土化教学秉承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的根本法则,根植于地域性实际教学过程,诞生于对科学教学过程的建构、矫正与完善之中,已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系统,符合地域学生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已经鲜明地看到了建构本土化教学的艰难过程、重要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教师比赛2000余人次,获奖比例达76%,500余人获省级以上奖项,教学教研再上台阶。”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涛如是说,党的十九大倡导工匠精神也同样适用于老师,教师首先要当好教书育人的能工巧匠,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精益求精,成就教学“名师” “大师”。
写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是西宁教育人的奋斗目标。乘着新时代改革的东风,西宁教育人生命与使命同在,幸福与责任同在。深化改革,西宁教育人将追求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教育,以提升西宁人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