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作文教学的根源居然在这里
一只老母鸡孵了一群小鸡仔,带他们出去玩,它们走到水边,看到一群小鸭子在游泳。老母鸡就说:“孩子们哪,下去和他们玩一玩吧?”
小鸡仔说:“妈妈,我们不会游泳啊。”
“笨蛋,你看人家比你们小还会游,你们怎么就不会游呢?”老母鸡一直骂小鸡仔,“我生你们有什么用啊,我花了21天才把你们孵出来,那么辛苦带你们,没想到你们连水都不敢下,太伤老娘的心了。”
小鸡仔们很委屈,它们很想问老母鸡:“妈妈,你会游泳吗?”
可是它们不敢问,如果问了,老母鸡就会大发雷霆,扑打着翅膀骂道:“你敢跟老娘顶嘴?看我不咬死你。”
//////////
想起了“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评选”的时候,评委问我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回答,大多语文老师不爱写、不会写。
一个爱书法的语文老师,他带的学生的字不会差,因为爱好书法的语文老师不经意中也会指点一二。学生板书,老师说这个字的横画可以这么一下;学生订正作业,老师说这个字的结构我写给你看。一个爱好书法的语文老师,他自己随手写的板书,随手写的留言,都会给学生以教育的影响。好的教育的名字叫“影响”。
一个不爱看书的语文老师,跟着别人做阅读的老师,班级会有改变,然而这个改变也一定是有限度的,一定没有爱看书的语文老师带的班级的阅读来得自然妥协,无声无息又无处不在。一个爱看书的语文老师,他随时可以跟学生聊书,某个情境下会推荐学生某本书,某个时刻跟某个同学探讨起都看过的某本书,这个“探讨”影响的绝不是这“一个”同学,蝴蝶效应可以影响很多同学。
一个自己不写作的语文老师,不可能随时跟学生说:“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可以写一个很好的故事。”
一个自己不写作的语文老师,不可能随时跟学生说:“这个故事可以写,不过你想一想,故事的背后有什么东西让大家都沉默了。”
一个自己不写作的语文老师,也不可能随时跟学生说:“注意注意,这个事情可以写,但是一定要把结局留到后面才能揭晓,不然读的人就没兴趣了。”
正像爱书法的语文老师随时指点写字,爱阅读的老师随时和学生聊书,爱写作的老师也会随时跟学生聊写作,好的教育就是这么“浸”出来的,学生自然明白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生活和作文真的息息相关啊。
爱书法的老师的那种热爱一定会传染给学生,爱阅读的老师的那种热爱一定会传染给学生,爱写作的老师的那种热爱一定会传染给学生。反过来,不爱书法的老师的那种漠然也会传染给学生,不爱阅读的老师对书的漠视也会传染给学生,不爱写作的老师的对写作的厌倦和厌恶也会传染给学生。
学生到语文老师的办公室,听到语文老师说:“哎呀,还有这么一大叠作文都没有批呢,讨厌死了。”学生就知道,原来老师也是没办法才教作文的。
学生可能听到老师在抱怨:“哎呀,学校又要交什么随笔、故事,哪有那么多故事、案例可以写啊,我哪写得出来啊!”学生就明白,原来作文这东西连老师也是怕的,我们怕作文天经地义的呀。
每一个作文教得不错的老师,自己的写作也都很不错。我常说,自己怎么学好语文的就怎么教语文,自己怎么写好作文的就怎么教作文。这样去教,就会教得理直气壮,教得胸有成竹,因为这是自己走过的路、趟过的河,有经验,确证过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人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那个女人很丑,她很生气,砸碎了镜子。
第二天,女人又看到了镜子,又到了镜子里的那个丑女人,她很生气,又把镜子砸了。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女人砸了一面子又一面镜子,没用,她依然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那个丑女人。
那个女人总埋怨镜子,却不肯承认,根源是镜子外面的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