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举办首届名师教学实践研讨会暨冯璐名师教学实践研讨会
2018年1月19日上午,包河区首届名师教学实践研讨会暨冯璐名师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举行。包河区政府副区长李梦、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勇、合肥市教科院副院长陈明杰等共同出席了研讨会,参会教师共计200余人。
李梦在致辞中表示,包河区是实至名归的“安徽中心”、示范引领的“第一强区”、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学在包河”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展开。包河教育主张“大投入、广视角、低重心”,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的愿望。
2008年以来,包河区在安徽省率先成立了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助六“力”发展,即坚持导师引领,奠定“引领力”;坚持课题研究,提升“科研力”;坚守课堂阵地,提高“授课力”;坚持研修学习,夯实“学习力”;坚持搭建优质平台,扩大“辐射力”;坚持合作沟通,彰显“影响力”。十年来,全区先后四届建立了近百个以名师个人和以学科命名的名师工作室。立足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师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出突出贡献。
研讨会上,冯璐执教主题式教学观摩课《大海睡了》,作《启智语文,为生命打上亮丽的底色》主题汇报,汇报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成果。冯璐的同事、徒弟和工作室成员也纷纷登台介绍与名师零距离给自己带来的促进和引领。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大家看来,冯璐不仅是位教育名师,还是一个走在教育信息化前沿的发明家,她开创的新型识字方式——“音频识字法”,帮助六七岁的儿童在一年内不知不觉地识记汉字1500多个,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从教21年,她一直承担语文教改研究,先后承担“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创新研究”等8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她坚持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始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坚信“语文即生活”,带领同事们放低视角,关注生命,追求真实的“启智语文”教学,提出“4+2课堂教学策略”。2013年,合肥市教育局组建了首批4个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冯璐被市教育局遴选为“合肥市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基地‘领衔名师’”,担负起组织、培训全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重任。
四年来,她带领全市骨干教师开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核心素养下的课程创新研究”等主题研修,培训教师3900人次,探索“12345学导研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逐步形成骨干教师培训文化,得到市教育局充分肯定。
在冯璐担任主任的包河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16名成员分别来自卫岗小学、徽州小学、曙光小学、王大郢小学等12所学校。围绕“积淀、成长、个性、提升”的核心理念,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小语工作室成员开展三大工程的项目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课堂教学评比奖国家级27项,省级9项,市级9项,区级48项;发表论文13篇,22篇论文获得各级奖项;工作室成员共主持或参与15项课题研究。
包河区政府副区长李梦出席并观摩
此次举办的个人教学实践研讨会,是全市中小学教师此类学术研讨活动的开山之作,既是对教师个人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深度梳理,也是给青年教师指引了一条成长、成才之路,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冯璐在汇报中表示,“启智语文”植根于师范附小肥沃的教科研土壤里,带有深深的附小文化烙印;“启智语文”又浸染于徽派语文和庐州语文的地方文化丛中,是生于兹长于兹的本土语文,今后将继续求索,为生命打上亮丽的底色。
(责编:鲁先红、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