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烂片之王竟然最懂金庸丨毒药推荐(4)
事实上,懂得金庸作品深刻内涵,并且用影视化手段表现出来并不容易。
就拿徐克的《东方不败》系列来说,一度是很多人心中的港片经典。
林青霞的醉酒形象,也是很多人最爱的银幕经典形象。
但是这部作品,金庸表示非常不满意。
他曾经公开表示,
“我不喜欢他,他不懂武侠...把我的小说《笑傲江湖》瞎改,把东方不败由男人改成女人,并用一个女人来演,而一个男人的变性,在性格上是会有变化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复杂的,有变化的、有过程的,是不自愿的,并不像电影里表现得那么简单。他后来还要买我的小说拍电影,我说朋友还是做,但是小说不卖给你了,合作的事情不做了。”
为什么说徐克瞎改?这段话金庸没有说。
毒药君能说一下,因为在金庸原著中有政治意味,东方不败属于政治丑角形象,如果当做同性恋处理,削弱了原著的思想深度。
事实上,金庸怼影视创作者不止一次了。作为一个以通俗小说家闻名于世的大作家,金庸非常希望他作品的影视化能够忠实于原著。
金庸重视他的原著内容表达,因为里面蕴含着他的创作才华。
就拿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来说,就倾注了他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
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有时走访国外,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
就连批评金庸的王朔也表示(全文可见王朔《我看金庸》),韦小宝人物的创新意义。
金庸的武侠对人物的塑造是有别于旧武侠的,像韦小宝、段誉这等人物在旧武侠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近于现代小说中的“反英雄”。
韦小宝人物立得好,小说名字也有深意。
原著中,有大清龙脉的那座山就是鹿鼎山,同时也呼应韦小宝的爵位——鹿鼎公。
除此之外,鹿鼎二字的奥义,深谙中国文化的人才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