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清华新闻网11月7日电 (通讯员 王小芳)11月2日,清华大学举行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邀请开设写作课的国内外高校交流相关课程建设的经验,研讨写作与沟通能力提升途径。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外10余所高校与清华近50位写作沟通类课程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石加东 摄
会上,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写作与沟通》课程负责人彭刚教授首先代表清华大学欢迎各高校参会代表,尤其是感谢普林斯顿大学写作中心的教师对清华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彭刚向参会高校代表介绍了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开设的背景。他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清华成立了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旨在将《写作与沟通》课程做成、做好。到2020年,该课程将覆盖全体本科生。彭刚结合近期参加2018中美中学校长论坛时的调研成果,强调写作与沟通的能力培养是本科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的训练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对于课程的建设目标,彭刚说,一方面是通过严格的小班化教学等课程环节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写作沟通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要借助专职教师丰富的学科背景,将写作与沟通课程建设成一门通识课,帮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看待问题,同时将写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作为最重要的产出。最后,他希望国内高校能够加强交流沟通、互相支持、相互启发,努力在写作与沟通这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层面有所作为。
彭刚致辞 石加东 摄
研讨会上,首先邀请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副主任朱迪·斯旺(Judy Swan)博士介绍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的发展情况。她围绕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的四个要素——“教什么”(what)、“在哪里教”(where)、“谁来教”( who)、“如何教”(how),向大家介绍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建议参会人员基于以上四个问题思考本校写作课程建设。基于四个要素,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明确聚焦研究性写作(what),以写作研讨课(Writing Seminars)和写作中心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为主要模式(where),以教师和高年级的学生为写作课程授课主体(who),将项目主任、教师、高年级学生等整合入写作项目,建立了一个具有普林斯顿大学特色的系统的写作训练平台。
朱迪·斯旺发言 石加东 摄
研讨会还邀请复旦大学副教授才清华、清华大学教务长特别顾问David Zupko、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邓耿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天嘉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李蓝教授和副教授杨果、上海科技大学张蕴贤博士分别就国内高校的写作与沟通类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主题发言。各位参会教师还就国内外高校写作课程开设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写作类课程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进行了讨论。
写作与沟通教学研讨会与会各校代表合影 石加东 摄
作为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行动方案之一,清华大学自今年秋季开始,首次面向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刘勇(格非)和历史系教授、教务处处长彭刚共同担任该课程负责人。为了开设好这门课程,清华大学于7月4日正式成立了“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目前已聘请了4位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面向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烽火班本科新生以及经管学院、生命学院部分本科新生,开设4个主题的写作与沟通研讨课程。从第9周开始,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开始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6个主题的写作与沟通研讨课。清华大学正在探索建立以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专职教师为主、院系合作教师为辅,按照统一课程要求展开的写作与沟通系列研讨课程。自宣布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以来,国内很多高校十分关注清华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建设进展。为了加强国内写作与沟通类课程教学的交流,积极推动国内高校该类课程建设,清华大学特组织召开了此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