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何主动钻进教学套路
最近,笔者到几所学校听了几节语文阅读教学课。课上,执教者在临近下课前的拓展环节,均安排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写作:以教材为范本,借鉴文中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技法,进行片断写作练习。纵观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写”似乎水到渠成,但细看教学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近年来,一些看似“华丽”的语文课堂,教学却低效甚至无效,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随着学龄的增长而提高,这已经被许多人诟病。很多教师因此倡导语文课堂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结合”等口号,但深入考察,真正管用的似乎不多。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多,我不禁生出了“不要轻易让学生写”的念头,因为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明显不由自主地掉进了一种以读促写的“套路”。
比如,在一堂七年级阅读教学课上,教师讲授的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咏雪》。此文通篇只有71个字,共5句话。教师试图引领学生体会“白雪纷纷”的意境,让学生抓住“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与“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两句话。教师还通过三维动画课件,引领学生共同感受“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这种大雪纷纷扬扬的场景。为了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再次通过多媒体呈现了一幅夕阳西下、余辉斑驳的图画,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练习写作,要求他们将“纷纷扬扬”的意境写入其中,之后再将“作品”展示交流。学生现场作品并无精彩之处。
还有一次,在一堂八年级散文体裁的阅读教学课上,一位教师讲授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他抓住“雨”这一关键词,围绕“识雨”“知雨”“赏雨”“悟雨”的授课主线,引导学生感知作家内心深处的昆明情结——那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爱恋之情。在课尾,剩下大约两分钟的时间,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了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努力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并鼓励学习模仿这种方法进行写作。但这时距离下课只有一分钟时间了,没有一个学生能下笔如飞地写出什么,教师只好无奈地表示遗憾。
在阅读教学中,这些教师在课前和课堂中安排习作练习,其出发点是期望学生能学以致用。他们期望学生通过对文本修辞、谋篇布局等方面的理解,获得写作方法,这无可厚非。教师力求举一反三,也不必质疑。课尾拓展环节,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作,希望这节课以学生作文画上漂亮的句号,可事实却与教师的想象背道而驰。表面上看是教师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背后则反映出这些教师对教学规律与学生学习规律缺乏真正的尊重。换句话说,试图依赖课堂上短时间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能也不现实!
热衷于将阅读教学与写作关联起来,似乎成了时下的一种流行趋势。但学生平时如果没有丰富的词汇、充足的素材和扎实的写作技巧,在课堂上时间有限的写作练习中是很难出彩的。在我看来,造成这种貌似时髦、实则低效的教学现状的原因有二:
其一,执教者的功利思想在作怪。一些教师在公开课展示的时候,在阅读教学中设置写作环节,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主要想表明自己的教学立竿见影地收到了效果——目的是让课堂出彩,并非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为本。在上面两个案例中,《咏雪》一课的教学设置有拔苗助长之嫌,而《昆明的雨》一课最后的写作方法总结有画蛇添足之感。初中生刚刚知晓习作技法,文学素养和知识都非常有限,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根本不可能洋洋洒洒地写出富有文采的文字,此时立即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有何必要呢?
其二,折射出执教者教学观念的问题。时下很多课堂的教学低效或许不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而是语文教学观念的偏颇或不加思考的跟风行为造成的结果。
以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一课为例,作为阅读课,教师是否一定要设计学生练笔环节呢?在我看来,应当因学情而异,灵活安排,而不是主动钻进所谓新教学理念的僵化套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在一时一事,应当以学期甚至学年为单位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而不是以一节课为单位,匆忙赶路。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07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