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要好好的
01
我想先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十七岁时有缘做了同学,从那时候开始,她就是我生命中最灿烂、耀眼的存在。她是全校第一,文理皆优;看的书多,还会画画。在我们这个女孩子普遍娇小的省份,她长了一米七二的修长身材,而且气质拔群。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都考去了北京。她进了全国最好的大学,读了最好的专业。在大学的“人精”堆里,她继续出类拔萃,考第一,搞社团,在网络上发起的各种大学生活动中一呼百应,拿下很牛的实习,往闪闪发光的未来马不停蹄。我们继续保持着少女时代的友谊,我跟别人说起她,一定都会有一句话:她是我的好朋友,一个奇女子。
已经记不清具体某月某日了,她突然来找我,说她抑郁了。彼时,我正在车祸受伤后的康复期,是外人看来倒了大霉、自己反而乐在其中的状态。她一脸迷茫地对轮椅上的我说,每天都不想起床,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从好朋友的立场,我认真听她倾诉,给她鼓励,总是给她灌正能量的鸡汤,说些“振作精神就会好起来”的话。然而,我内心深处不免犯嘀咕,真的吗,P大研究生呢,第一名呢,风生水起呢,前途无量呢,真的需要我这么个前途未卜的“残疾人”来安慰?有啥不满意的呢?想不通呢。
后来,她接受治疗,服药,有了好转。去游学,摆脱了普世价值对她的种种期望和要求,做了想做的事情,更是变成如风一样自由的女子。只是,身在异国他乡,她偶尔还是会给我发微信,说情绪又开始低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也在逐渐长大与成熟,读了一些关于精神学的书,看了一些相关资料,明白这病是潜藏在身体里的魔鬼,精神上与生理上都无法控制。于是,我停止给她灌鸡汤,只是做了远隔重洋的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倾听和回应,并且表示理解,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有一天,她给我发微信:小岚,你是我的力量。我看得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滚落下来。
我也给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翻译了一本躁郁症之类精神疾病的书,想起你那个时候。如果我那时候就能看到这些相关的书,也许能给你更好的引导与帮助。”
后面附了三个拥抱的表情。
是的,我想回到那个时候,抱抱她。并且,让满口鸡汤且真心相信能鼓励到她的我自己,闭嘴。
02
第二个故事,是我自己的故事。初中的时候,十三四岁。正是幻想自己是浪漫小言女主的年纪,整天读婉约派的诗词,做些强说愁的文章。也不知道怎么的,有段时间,学也照样上着,突然脑子里就生出万念俱灰的感觉。拿着小刀就想往手上割,割了也觉得没多么痛,流出血来,竟然还觉得非常好看。当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告诉每个人,同桌和周围同学看到了,也是一种猎奇的眼光,有人还想学我的样子,最终没下得去手。
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不知是谁把这事捅到了班主任那里。班主任把我叫到走廊的隐蔽处,掀起我的袖子,问我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支支吾吾地说:“心情不好。”班主任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整天衣食无忧的,心情能不好到哪里去?你是班长,怎么能这样?回去给我写个检讨,不然告诉你妈。”
谈话结束,没有多的关心,没有问我痛不痛。老师的莫名其妙,让我觉得自己也真是荒唐可笑,赶紧回去写了检讨。依稀记得检讨里有“作为班长,我因为心情不好,就给同学们带去不好的影响,这是极其错误的”这类句子。写完检讨,我拼命压抑了好一阵儿拿起小刀就想割手腕的冲动,甚至把小刀扔了,只用转笔刀削铅笔。大概到学期快结束,我投入到忙碌的复习中(没记错的话那次期末考试成绩差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股子冲动才算慢慢消失。
突然想起将近二十年前的事情,具体的感觉已经很模糊,只是捋起袖子看到因为割得特别使劲留下的两道疤,想起那时候手足无措、找不到原因、心怀愧疚、又不知道怎么向周围人倾诉的女孩,那种痛苦竟然清晰地归来了,甚至比记忆中的那时更折磨。我觉得自己深深地辜负了她。没有积极自救,没有多去看看相关的资料。最基本的,没能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去倾诉。同时也感到极大的庆幸,和这心魔过招,最终还是我赢了,委实幸运。我所感受到的痛苦,可以解释为什么偶尔听到刘若英唱的一首《给十五岁的自己》的歌,泪点还算高的我,会没来由地涌出泪水。
果然还是很想回到那个时候,抱抱她呢。
03
我很喜欢日本作家太宰治,他的小说总有非常悲凉的底色,但散文却是出乎意料的清新可人。一生尝试过五次自杀、在最后一次归西的太宰治,写过那句因为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而为人熟知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但也是同样一个太宰治,在小说《晚年》中写过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这两句话,后者比前者更让我深受触动。在忍受极大精神折磨的情况下,自我毁灭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为了生活中那些微小、细碎而美好的事情活下来,可能需要更为强大的意志力和对这人世间悲凉却盛大的爱吧。
所以,我想改一改太宰治的话,送给过去或正在经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你,也送给或许没有精神疾病、但正经历抓狂人生的你。你们不用理会那些异样的眼光,你们所经历的,只是这生老病死的疾苦人间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已。你活着,你是强大的。这个世界也许有时候不太美好,但请你继续爱它、爱自己。生而为人,不必抱歉,要好好的。
文章来源:《不抓狂人生指南》译者序(正文有删减)
《不抓狂人生指南》是一本轻松幽默、温暖治愈的实用指南。该书作者、英国女孩艾米丽·雷诺兹在二十出头时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自确诊以来,艾米丽就希望找到最好的方式和自己的疾病相处。她在这本书里对精神疾病进行了坦诚的探讨,打算把自己学到的有用知识都传授给有类似经历的读者。
假如你正在帮助他人度过精神状况不佳的时期,这本书会让你了解,你可以做哪些事情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互动
你是否经历过状态极其不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对人生很悲观的时期?是怎么度过的?欢迎留言,小编会挑选5位走心分享的小伙伴,分别赠送由磨铁图书提供的《不抓狂人生指南》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