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该不该给家长寄成绩单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大学给部分专业的学生家长寄了学生成绩单,快递含有所有学期的成绩单、绩点换算说明、《致家长一封信》以及辅导员、班主任联系方式。高校是否应该给大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对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看待?
光明日报:寄成绩单打到大学生的“七寸”了吗?
大学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更多是出于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性、责任心的无奈之举。要让学生做到对自己负责,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同时,大学教育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众所周知,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不少学校布置家长批改孩子作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早已习惯了一直被教师和家长规划与管理,没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读书是为父母读,一些父母也将孩子考上大学视为“脱离苦海”。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倘若家长不继续盯着他们的学业成绩,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进入放纵状态。一些学生对学校给家长寄成绩单感到“害怕”,就是放纵惯了,担心家长发现自己的成绩之差。
既然学生感到害怕,学校也多会认为此举打到了大学生的“七寸”。然而,需要认识到,这仍然没有摆脱基础教育的管教模式。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学业问题,有的大学采取高中管理模式——统一上早晚自习、统一作息。但按照这种管理模式,大学生走出校园怎么办?他们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独立生活。
对于大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必须反思。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不能再围绕升学而办学,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忽视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少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再有学习兴趣,不知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失去进一步奋斗的目标和动力;面对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而出现的大量自由时间,以及大学辅导员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事无巨细地管教,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值得欣喜的是,有关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家长参与学生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叫停学校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
针对大学生的这种状况,大学应该首先重视对学生的适应教育,引导所有大学新生学会规划大学生活。在发达国家,大学新生入校后,高校都会有较长时间的适应教育,并且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学生导师,,每两周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以此让大学生找到目标,同时达到排解学生困惑的目的。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增强学生对大学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最后,大学还应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教育和过程管理,通过老师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平时考核要求,让学生不敢有所懈怠。
(作者熊丙奇,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中国新闻周刊:把成绩单寄给家长不妥
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寄成绩单的做法,包括中山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大学是希望施加的压力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真正学有所成。
大学的初衷是好的,但寄成绩单的做法却惹来很多争议。对学生来说,作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大学未经学生允许就私自寄成绩单,是否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对家长来说,是否还需要跟中小学时一样,介入子女的学习生活?
实际上,大学生也不希望大学过得浑浑噩噩,这与学校严格要求成绩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学生支持大学“严出”,也就是支持学校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大学生不反对戴紧箍,反对的是瞎念紧箍咒。
对大学来说,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寄成绩单是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做好本科教育,是通过寄成绩单就能解决的?其实,关键要看大学课程、高校体制、教育改革会有哪些突破。事实证明,教得好的老师,课堂参与度也高。此外,还要防止老师当甩手掌柜,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是可借鉴的措施。江西理工大学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通俗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通过这种警示,学生能及时查漏补缺,老师也能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加强互动。
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只与自我的觉醒有关。而这种觉醒,大学生必须自己悟出。回到深圳大学寄成绩单这件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考验的是学生素养和教育管理水平,这不是一件快递就能解决的问题。
(作者俞杨,原载《中国新闻周刊》,有删节)
中安在线:大学给家长寄成绩单可以有
大学向家长报告学生成绩的很少。大学一般学生人数很多,学生来源分布很广,寄成绩单不太方便。而且,学生都是成人,已经相对独立,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读大学,家校之间的联系自然变少。
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还是大孩子,仍然是介于独立和依赖、成熟和幼稚之间,离开父母的管教,容易失控。一些孩子上了大学后开始放松自己,喝酒、打牌、玩游戏、谈恋爱等,有时连课也懒得去上。对此,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联合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大学向家长报告成绩是完全必要的,以便家长及时掌握情况,家校应该互通有无,有的放矢地让教育更有效。
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学分不达标被亮红黄牌,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从本科转为了专科,笔者不得不为这些学生感到遗憾。如果学校能早一点将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多施加一些压力,如果学校的管理再严格再细致一些,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有人质疑,向家长报告成绩是不是侵犯学生的隐私权?中小学都是及时向家长报告学生的成绩,平时老师还要通过家访等形式联系家长,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等,商量教育对策。孩子上大学,经济还是家长供养,各方面都还得依赖家长,家长对于孩子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应该有知情权。总而言之,大学给家长寄成绩单可以有,理应形成常态化。
(作者蔡正青,原载中安在线,有删节)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