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故事”的写作训练,是一次对自身经验的重新审视|最后三天报名
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比起上世纪90年代,已经变得多元且更具复杂性。在此之前国家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紧密勾连,但现今这种联系有所松动,人们获得某种方式去建构一个自由的自我——纵使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限的。
三明治的很多读者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充满好奇心,喜欢阅读或者希望成为一名文字创造者。他们隐蔽在城市之中,经历着各自的喜乐与困境。有的还是年轻的学生,初获个体经验与外部世界接壤的惊奇,有的在写字楼上班,做着大量重复性工作,对通勤感到厌倦。
还有那些已经逃离这个规则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的人,他们对时间的浪费感到焦虑,为此不断安排事务以期获得安慰。还有很多读者并不能以群体的方式去一一概括,三明治一直也在祛除这种概貌状的形态,把具体而真实的个人生活呈现出来。
传统经验内,备受关注的永远是那些宏大、具有生产价值的东西,个人的经验和心灵似乎不值一提,由此,在时间追赶上一个人的终点时,他所能想到的是那些被经验塑造的过往: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结婚生子,升职加薪。这种样状的回溯重复了多年,下一代继续如此,但这种重复的内核对一个人的心灵、对自我的审视是粗暴而空洞的。
1998年1月,美国作家何伟在离开涪陵前给他的老师约翰麦克菲写了一封信。何伟爱上了涪陵的生活,“无法想象还要离开,我感到中国将成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一次不知该何去何从。”他的老师回信建议他应该把这一切写下来,写成一本书。那封信改变了何伟的人生。
“收信之前,我从未想过还能写本关于涪陵的书。谁会关心一个中国内地默默无闻的小城?怎么会有人想了解我那些学生,那些贫困的四川农家子弟?像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怎么能写书呢?但有了老师的建议,写书突然显得顺理成章。涪陵并非无足轻重;我的学生也很重要;而我正是能讲述这个故事的人。”
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通过有别于惯常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发生的一切,犹如书面语与口语对描述同一事物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用写作来描述“我”与现实经验的关系,便是重新认识与理解现实生活经验。
在这种理解当中,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是你之前从未留意到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可能在此出现。正如作家袁凌所说,今天的非虚构写作“提供对人性无限丰富的理解,提供着超越时间的对人类经验进行分析的能力”。
“短故事”是三明治的写作项目,我们提倡纪实性的写作,基于自己的或自己熟悉的人的经历,在我们的指导下,对故事进行回溯与重新审视。有时候,我们焦虑的不是写作,而是生活本身。
“短故事”里的指导并不是传统院校中,老师一对多那样讲述写作技巧,而是一对一去了解所写故事以及以其相关的事实,在此过程中,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自己写下的精彩故事,还有与导师多次沟通而来的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在重复的生活中获得新的体验。
市面上有很多写作课,但多数仅仅是在传授某种技巧,位列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短故事”是市面少见的一对一指导,我们将全心进入你的故事,选择怎样的主题,怎样写开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只有真诚地去接近故事本身,才能获得某种力量。
10月短故事学院截至到目前,已有三位学员的作品发表在三明治公号头条:。要知道作为一个对内容有着高要求的机构,这样的发表率已经很高了。获得头条发表的学员其学费也将全部返还,还有机会进入三明治写作者学院,成为签约作者。
课堂案例
课堂案例
10月的“短故事”,我们的一位学员lvy写了她在美国念政治学的故事,征得作者同意后,我们把lvy与导师的讨论如实地呈现出来,试图让你看到一个故事是怎样诞生的,当然这只是课程的很小一部分:
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写作主题?
lvy:
想写一个我在国外社会作为“边缘人”体验的故事,想从说话时遇到的挫折讲起。
尽管我英语专业出身,日常交流基本无障碍,但在美国生活时,我最怕的是两件事,第一是别人问我,“excuse me”,让我重复一遍自己说的话,第二是怕别人与我闲谈,因为我总感觉无从聊起。
这可能不是一个整故事,而是由一些片段构成。在上课发言后,老师不解的凝视(这个凝视是留那个理论“凝视”还是仅仅是“凝视动作?”);在小摊上买东西,摊主操着一口布鲁克林口音,听不懂而造成的难以接话的尴尬。和全部同学一起笑“梗”,却听不懂“梗”的手足无措。这些生活中的尴尬细节, 都让我有社会边缘人的感觉。但讽刺的是,我明明还是在美国学的是美国政治,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是美国权力核心。
或许想表达的是一种第一代移民认知上的错位吧。尽管我们也可以自视是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各大学术场合谈笑风生,但在最基本的一些事情上,比如在星巴克买一杯咖啡时,都会因为沟通的障碍随时想到外来人的身份。我想表达的主题或许就是融入(integration)这个问题吧,如果一个移民在经济上富足,在政治上也有基本权利,但是却在日常小事上处处有边缘感,这叫不叫真正的融入?
导师点评:
Ivy你好,我感觉你生活在一种中间状态,而非边缘状态,因为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一,也未完全与旧环境分离,而是处于若即若离的困境,一方面怀乡而感伤、另一方面又试图融入美国主流学术圈。一直在圈内人(insiders)和圈外人(outsidcrs)中间徘徊。
你的主题可探讨、可被思考的空间很大,短故事虽然注重故事性,但在“身份”的跨国层面上的思考,很显然,需要故事与思考结合,文本层面的表现方式更多以片断性呈现,这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鼓励你大胆去写。可以把你意识到自己是“异乡人”的情节加以描述。
听你说这些,我想起萨义德,之前看到他对流亡知识分子的论述,其中有些思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边缘状态不全是一种自怜或者无奈,它本身有独特带来的特权。如果对于这点可以进行思考,文本就不会一直像上个世纪某些知识分子一般,全然是对“流亡”状态的控诉:
“……从边缘性中得到一些正面的事物……所以有着双重视角,从不以孤立的方式来看事情。新国度的一情一景必然引他联想到旧国度的一情一景。就知识上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观念或经验总是对照着另一种观念或经验,因而使得二者有时以新颖、不可预测的方式出现:从这种并置中,得到更好、甚至更普遍的有关如何思考的看法,譬如借着比较两个不同的情境。”
你的故事背景是怎样的?
lvy:
背景一:
我到美国读书那年,正值美国历史上最“荒诞”的大选开始。那一年,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调动起了白人的热情,高呼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亚裔因为警官梁彼得误杀嫌犯被判重刑而罕见地走上街头,要求保护亚裔权利;非裔还没有走出“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余温,声讨种族歧视的热情仍然高涨。
但这一切发生的背景都是美国长久以来坚定不移的共同信仰——那就是美国梦啊,任何人都能实现。
背景二:美国就移民议题的社会大讨论
在我们的政治系研究生课堂上,围绕移民议题,总会听到3种常见的声音。
一是,你来美国,凭什么不接受我们美国的价值观?二是,你们移民喜欢和自己玩,老是搞自我封闭。三是,你们移民已经这么富有了,也能结社也能示威,你有什么可不满意。
说这话的是一名法国同学,早年就来到美国读书。她上课尤其活跃,稍有个想法就举手表达。她总坐在第一排最中间,举手总是最为显眼的位置。
问题1:有个很基础的问题,就是非虚构是否要求完全真实?比如,这里面提到的法国同学,是在我的理论基础课上面的。但是下面我想要讲的是另外一门课程,一下子提到两个课程感觉很乱……我是否一定要点名是两个不同的课程?
导师点评:
回答一下你的问题。非虚构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事去写作的,但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基于各类原因,在一些影响不大的地方可以稍作修改,比如人名、地点等,原则上不能损害到文章的总体真实就好。
片段之间没有强逻辑关系,但实则也有逻辑。在此梳理的时候,可以不用理会是否具有逻辑性。你要考虑的是片段本身是否能对你的主题阐释有用?是否是故事的关键点或者与关键点相关的东西?
你学政治学的,对新自由主义在上世纪后期开始在美国盛行再到如今的状态,对美国梦本身的批判也可以有。
正文部分的写作在后面。期待你的书写。
片段写作部分
lvy:
在一次美国国际史研讨会上,我在小组讨论名单中看到一名中国顶尖历史系大学教授的名字。他尽管年轻,只有30岁出头,但在业界小有名气。当日的会场也座无虚席。
这名教授开始用英语致开场辞。他当日的主题,是中国晚清的报刊杂志。他先是照稿念了一遍自己的开场词,但在小组讨论环节,却发现了问题。
他连词不能成句,一个个往外吐词。在词和词之间要思考很久,但有些词的搭配又不恰当。他也不确定自己用词是否准确,总在憋了一句之后问,“对吧?” 直到其他讨论成员象征性的点个头,才开始下一句。
现场开始稍有骚动。有几位观众开始交头接耳,坐在我前面的一位白人女教授,在他吐词时,一直在左右交换翘腿的角度,左转一圈,右转一圈,好似为了要排解厌烦。
“不好意思,我英文太差了。还是用中文说吧”,他突然转换为中文,低着头,犹如做错事的孩子。
其他小组讨论成员一愣,互相看了一下,笑着说好。教授开始用中文讲述着晚清的几大报业,他们的风格及受众,一个卡壳没有。他身体前倾,两手说到激动处就抬起来,眼中似乎闪着光。
坐在第一排的一名男性观众在他讲到一半时起身,走了出去。又有几名观众也跟着往外走。其他观众的目光也随着他们而移动。一时间,全场的目光集中在了那扇一开一合的小门。
我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谁也跨不过去这道坎。
导师点评:
片段的细节描写很不错。我想问一句,你谈论的是“移民”,你当时的身份是属于“移民”吗?我指的是法律范畴上的,我认为这一点要交代下,如果仅仅是学生的身份去念书,可能身份认同、自我认同与真正的“移民”会有所不同吧。
(Ivy回复:你说的对。我指的是学生身份,但我觉得为什么在身份认同上比其他留学生更为在意,或许与我作为美国研究专业的学生更相关。我似乎一直相信,只有完全抹杀我的留学生特征,和我的同学们一样,才能算是与其他同学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因为在美国研究领域,我总觉得只要是美国人的角度,就是最native,最纯正的。是最该研究的问题。)
你有个非常难得的天赋,就是描述与议论的间奏做得贴合,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所以没有刻意说这里要描述了,那里需要议论了。
按照我的经验,如果是一篇公共性很强的采访稿子,我的个人身份出现次数并不太多,事情本身是重要的,我会事先理出逻辑大纲,总结每一段要写什么,再把素材添加到里面,当然任何看起来是“呈现”的句子实际上都有作者的判断的。但是你的这篇实际上是以自己的视角为主,是个人性很强的稿子,也就不存在何时要描述何时要呈现的严格划定了。
先大胆地把初稿写出来,再修改就好了。
要克服完美主义倾向。初稿胆子大一点,不就写作嘛,多写就好了。
在导师与lvy的多次沟通后,最终,lvy写下了这篇从自己经验出发,对语言与身份的思考的文章:。
Q&A;
Q&A;
1. 短故事学院是什么?
简单粗暴一点讲,就是用12天的时间,完成一个短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和你保持沟通,为你的写作提供详尽的修改意见。最新一期「短故事学院」,将从11月19日开始。
2. 你可以在这里写什么故事?
非虚构故事,关于自己、他人,各类人生疑难杂症,我们都欢迎,每个月学院会设置不一样的主题彩蛋,供你挑选。之前的主题包括职场、性、空间、阴影等,回溯生命中的至暗时刻,理解自己何以成为自己。
3. 这个课程适合哪些人报名?
非虚构故事爱好者,想要更好学习如何从阅读和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
想要掌握入门级非虚构故事写作技法的新手;
希望一对一跟随编辑,拆解故事要素的人;
所有希望挖掘自己的写作潜力,写出更好文章的人;
所有想要通过写作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开阔的人,因为在学院里你还能阅读到其他同学的精彩故事。
4.“短故事学院“通过什么方式授课?你将在什么平台上写作?
采取线上授课方式,使用平台「千聊」,一款基于微信的聊天教学平台。届时在我们的课程微信群内,点击千聊链接可以直接进入“短故事学院”直播间,和导师实时互动。即使错过直播,之后仍可通过无限次回放,复习课程。
写作平台是「石墨」,一个可以多人操作、实时编辑和保存的协作平台。你将拥有一个专属页面,和导师进行交流互动。点开同学的写作页面,如果对方也正在敲字,你会看见文字一个个蹦出来,你也可以在别人的页面上留言,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非虚构短故事学院”带领导师
总导师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
近 20 年经验传媒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本科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任《外滩画报》主笔等职务。曾多次现场采访过英美法俄等国大选,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独家专访哈佛大学校长、美国总统候选人等名人。著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2011 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非虚构写作平台,培养了数千名普通写作者逐步成长为专业写作者。
导师
童言
中国三明治专栏作家、签约作者,曾参与出版《破茧001:你未曾体会过的人生》、《我们与我们的城市》等书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专业,瑞典Uppsala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硕士。主要作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