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传媒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2)
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比如“第四权力”、“社会公器”等,最初引进到我国一度比较热门,但后来传出一些争议。就连西方在自身的媒体运作过程中,也遇到了跟上述理论相背离的趋势与困境。我国新闻传播教学在面对这些词的时候就更应谨慎。由于政体不同,,这些概念本来就存在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问题,教师可以避免运用这些有争议的词,实在遇到了这些内容需要阐述,也最好说明其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提醒学生不要滥用这些概念。
(二)现象描述:实事求是平衡利弊
教师在分析传媒业的现状时,不可避免会涉及中外业界发展情况的比较问题,分析国内遇到的困境,介绍国外的优秀经验,这是很多材料固有的借鉴性思维,也是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教师潜意识里存在的思想导向。但是教学中这样的内容多了,会形成一种“只要国外的就是好的”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在分析相关问题时不要只介绍国内的问题以及国外的经验,需要实事求是地全面分析事物的利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求看待事物既要不回避问题,又应该尽量避免偏激片面的观点。比如在介绍国内广播电视体制的时候,对于“四级办台”的解读,需要说明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影响是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繁荣发展的,我国因此成为“媒体大国”,但是也有弊端,即造成产能过剩和“割据”的“多而散”状态,单个媒体规模相对较小限制了我国向“媒体强国”迈进。而美国的寡头垄断格局,优势是媒体的整合程度高,媒介集团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强,制作和播出机构数量少且平均实力雄厚,入行的门槛很高,但是也可能产生同样强大的副作用,比如支配权过分集中于某些利益集团,少数媒介巨头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媒介资源,信息传播口径趋同化,受众的知晓权容易受到侵犯。
(三)案例分析:导向意识贯穿始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最重要的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内容鉴赏与内容制作能力。当今的媒介内容存在很多让人困惑的“尺度”与伦理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需要关注这些细节。
比如媒介内容的偏见、脱口秀的尺度与边界、电视剧的价值观、娱乐节目的问题与导向、公共关系业务的职业道德、广告追求轰动效应的创意手段(猎奇、暴力、怪诞、恐怖、色情等)及其底线、广告正当的夸张与失实之间的鉴别与平衡问题、理智看待网络舆论并提高媒介素养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与曝光社会阴暗面的关系等。
并且,对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状态的阐述也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既不回避一些传统媒体职业待遇、人才流失等方面的困难,也不能只传达悲观的信息,需要适时引导,关注变革中的机遇以及对传媒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敏.“部校共建”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7(9).
[2]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188-18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333.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