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又开“孤独专业”,只有 11 名学生(2)
近年来,很多语言类高校开始发力小语种。
根据教育部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此次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小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
这延续了最近两年新增专业的一个趋势——去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增小语种专业为11个,同样均为新专业。
此外,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分别新增13、8、6个小语种新专业。
另有扬州网2017年3月份报道称,该年江苏35所高校新增101个本科专业,其中小语种就占了五成。
有专家认为,小语种大热有两个背景,
一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主要面向欧美,开放面比较狭窄,目前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二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合作深入推进,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也是基于同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需要。
虽说专业"孤独"但是就业可一点都不孤独。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上外1500名本科毕业生和1004名研究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3.26%,其中本科生为97.27%,研究生为89.24%。
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届本科毕业生流向分布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上外本科毕业生中,含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泰语、希腊语等小语种专业的就业率均达到了100%。
招募上外毕业生前往海外及境外就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日本、法国、美国、葡萄牙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等,体现了招聘市场对多语种国际化人才的青睐。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小语种孤独吗?
你还知道其它"孤独"的专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