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南方露着腿,我在北方望雪飞
前几天,我一个身怀纯正东北血统、因向往南方四季如春的气候而迁居杭州工作生活的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留言纷纷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和慰问,不过一些南方的同学也加入到卖惨行列:哪个彪的露着腿?秋裤早都安排上了好吗?!
是啊,在大家网上冲浪还没有那么频繁的年代,北方老铁们一致认为南方的兄弟姐妹是不怕冷的,他们居住在一片阳光从不吝啬照拂的大地,那里的冬天,不过是春天换个名字的小妖精罢了。
直到网上不知从何时兴起“南北方差异”系列大讨论,大家才解开了这个美丽的误会——
北方人认为南方不冷,南方人认为北方人不怕冷。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北方人早已在暖气的包围下开启室内蹦迪,一身正气的南方人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但你有没有想过,在古代,人们既没有暖气,也没有某宝上的各种“过冬必备神器”,他们是怎么度过漫漫又寒冷的冬天呢?
没有棉花以前,人们靠什么过冬?
为什么要以棉花为分界呢?因为棉花作为一个资质非常优秀的填充物选手,在古代大范围使用已经到宋元了,在此之前,人们都怎么御寒呢?
首先当然是要穿上厚厚的衣服喽!
影视剧中,一到冬天,主角们就会换上着华丽的冬装,,比如运筹帷幄、缓带轻裘的江左梅郎:
是不是觉得这身白裘看起来就很贵?裘是皮衣,毛向外。做裘的皮毛有狐、虎、豹、鹿、貂等,看这个材质就知道,裘主要是贵族才穿得起的。
平民寒士自然是不敢奢望能穿上这价值千金的“皮裘”,他们穿的是“纸裘”。
造纸术兴起以后,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用比较坚厚的楮皮纸缝制成纸衣,称作“纸裘”。纸裘质地非常结实,不仅不易磨损,还可以有效抵挡寒风,最为关键的是便宜,大家都穿得起。
今天简直难以想象,把纸穿在身上是只有在奇异的时装秀场才能看到的情景,而在很久以前,竟是我们祖先解决生存问题的御寒手法。
除了“纸裘”,老百姓常穿的还有“袍”。
据《礼记·玉藻》记载:“纩为茧,缊为袍,禅为絅,帛为褶。”袍是彼时穷人的御寒衣物,指有里子的夹衣。它用的填充物叫作“缊”,缊是指一些麻絮、碎布之类的东西,跟今天我们所用的棉花并不一样。
▲唐代花绫袍
没有棉花给贫苦人家带来的不仅是衣着上的抱朴守拙,除了穿的,还有盖的。
到了大冬天的晚上,北方大户人家盖上了他们从皮毛商人那里购买的动物皮毛做成的被子;南方的小康之家,盖上了本地丝织业发达的产物——丝绸被。那穷苦人家呢?他们只能购买一些粗麻质地的布料,在里面塞进一些柳絮杨絮这样的絮状物、甚至是稻草,以此来做被子。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的就是用杨絮填充的麻布被子。
在漫长的时间里,古人的取暖能力有限,贫苦人家的冬天过得很艰难。
直到棉花的出现。
棉花,植物中的天使
棉花的保暖和舒适,不仅使这种作物取代了粗糙、漏风的桑麻,还有成本高昂的丝绸。
目前中原地区所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也就是从这时期起,棉布逐渐成为普通百姓主要的服饰材料。
棉花虽然姗姗来迟,但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热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棉的一些非常难得的品质上。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棉花既古老质朴如母亲,又纯洁天然如婴儿,称其为植物中的天使一点也不为过。
人类使用棉花作为纺织和衣着的原料,已经有大约7000年的历史了。7000年来,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世界上有很多的纤维,有竹纤维、麻纤维、丝、羊毛等,它们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没有加工不可能纺丝。棉花却不一样,从土壤里面生长出来就可以纺纱织布,所以被称为最天然的纤维。它没有营养成份,不易滋生细菌,自然环保,属于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棉花作为衣料被大范围使用,主要是因为它具备得天独厚的舒适性。
第一,透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所以穿棉衣会对皮肤及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好处。
第二,棉花含水率8%左右,当天气很热时,可以把空气中的水分适当吸收一些来为身体补水;当空气很潮湿时,也可以向空气释放多余的水分。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棉花还具备两大可贵的品质:最耐盐碱,也最耐旱。新疆种棉花,很多棉花地是从沙漠地开垦出来的。1954年,整个耕地面积占疆土土地总面积的5.4%,今天达到了9.4%,增加了4%,棉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盐碱地也可以种棉花,并且收成也很好。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此外,棉花是最环保、最可持续的纤维。种棉花的用水仅占整个农业用水的2.6%,耕地面积也只是农业耕地面积的3%,但却提供了世界36%的纺织用纤维。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具备这种多优秀品质的棉花、为人类服务了这么久的棉花及由它衍生的棉纺织业,其重要作用,在今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这样一群人,
始终在为一朵棉花的价值而发声
500多年来大多数中国人穿的第一件衣服,就是来自母亲手工缝制的棉衣。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第一个触摸载体,也见证了我们传承60多年的八铺八盖的婚嫁习俗。它承载了中国人一种恰到好处的亲情关系。
但是近些年化纤的盛行、棉花种植的大量锐减,无不在慢慢侵蚀这份棉与自然、人的和谐关系。
而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在为一朵棉花的价值而发声。
他花了27年时间潜心研究棉花,开创出纺织业伟大的奇迹——全棉水刺无纺布专利技术,颠覆性地革新了医用棉纱的材质;他仅凭一种棉纤维,于2009年开创了“全棉时代”品牌;20多年来他全力支持棉花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棉·自然·人”年度摄影大赛
如今又投入数千万号召了上百位知名摄影师前往新疆探寻棉文化,办了一场公益的“棉·自然·人”艺术光影展。
他们把花了3年时间在全国重要产棉区走过的路写了一本关于棉花7000年价值的书籍,里面的内容无关品牌,只讲述棉的精彩,他们期望通过此书让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棉花的价值,喜欢棉花。
作为国内首本描写棉花历史人文价值的书籍,《壹棉壹世界:7000年的棉与人》从“与棉共生:棉花牵动人类历史的7000 年”“与棉共舞:棉花牵系人间万物”“与棉共存:棉花牵连人类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重点讲述棉与人的共生共存。
它以故事性的内容,趣味诠释了:过去,棉花与历史上诸多重要事件息息相关;今天,棉花对生态文明、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未来,舒适、健康、环保的全棉生活方式可能改变世界。
在这本书的读者分享会上,全棉理念的倡导者、全棉时代的创始人李建全先生倾情分享了全棉改变世界的价值和力量,他说:“棉花品质隐忍,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里默默用铁钉般坚硬的根须开拓出一亩亩良田,令中国新疆的荒漠、美国沙漠地区拉伯克都变得繁华。这都是棉不可被超越的价值。”
▲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先生现场解读
为了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现场通过7000多年的棉文化历史背景墙、美轮美奂的插画和数千枝棉花还原棉真实的历史剪影,让现场读者叹为观止。
作为人类,我们无法听到棉花的心声,也曾一次次忽视它的存在。
但幸运的是,这位不会开口说话的朋友,已经沉默地陪伴我们走过7000年,并将继续陪伴我们走过下一个7000年!
全棉时代首部出版书作
《壹棉壹世界:7000年的棉与人》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即可立即购买
各大书城已火热上架
当当、京东、天猫也火爆抢购中
限量棉花种子及全棉礼袋随书赠送
先到先得哦
福利
留言说说你与棉的故事,小编会挑选10则走心留言,分别送出价值58元的《壹棉壹世界:7000年的棉与人》一本。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