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近视!广东教育厅提出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起草了《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中,对家庭、中小学、幼儿园各方应采取的举措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明确校长是学校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提出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据了解,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就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此次广东《方案》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21日。
近期目标 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
《方案》首先明确了全省防控近视工作的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地级以上市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将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8%以上。
对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方案》对家庭、中小学、幼儿园在防控工作中承当的责任和应采取的措施作了详细说明。
家庭应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改变“重治轻防”观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方案》提醒家长教会孩子正确的用眼常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同时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
进入中小学后,课业学习就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关键因素。为此,《方案》特别强调,校长是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到2023年,要求全省学校教室照明100%达标。
《方案》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超过1小时,高中阶段不应超过2.5小时,且应合理安排课间休息。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必须从源头上加强对考试的管理。《方案》指出,要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对幼儿园教育,《方案》倡导科学保育保教,要求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严禁“小学化”教学。要求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加强体育锻炼
当前,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一大关键因素是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iPad等小屏幕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对此,《方案》指出,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同时,学校应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同时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学生探究式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每天30分钟内。《方案》还提出,新闻出版部门应落实国家网络游戏的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的要求,落实国家制定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防控近视的一个有力措施是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为此,《方案》要求中小学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强化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对各地政府实行考核评价公示的制度。在核实各地2018年近视率基础上,2019年对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进行试点评议考核,2020年起,每年对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开展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实行督办问责制度。对未实现年度学生防近工作目标的市、县人民政府和学校进行通报;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市、县人民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