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现地教学活动侧记
在青岛上合峰会会场进行现地教学。杨林达 摄
央广网12月20日消息 (边江 王飞 杨林达)“重大安保战役如何打赢?警卫、守卫任务怎样展开?军民融合的重大国家战略对部队发展建设有何影响?”晚上10点半,武警指挥学院学员五队的赵志刚还在写个不停,大半页纸上列出了满满问号。“学院明天将组织现地教学,期待这些问题能够在现场找到答案。”
一夜酣睡,凌晨起床,学员们提起行囊、登车出发,奔赴青岛。“今年6月的上合峰会是扩员为8个成员国后的首次峰会,规格高、规模大、政要多,备受世界瞩目。这场安保战役的胜利,极具学习借鉴价值。”半天的行程虽然疲累,但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往教学现地。
听取武警青岛支队情况介绍。边江 摄
在青岛奥帆中心,随队教员通过情况介绍、实地勘查、现地作业、复盘讲评等方法,全实境、全方位、全要素了解任务全过程:部队提前进入安保现地,从难从严从实设置模拟情况,开展防爆炸、防袭击、防冲撞等红蓝对抗演练。突出军便结合、显隐结合、远近结合、人防与技防结合,针对周边环境、交通路况等,反复研练,制定一哨一案。突出实际任务、实用战法和实在对策,确保遇有情况,迅速拆分任务、依案而动、撒网布兵……
转站八大关警卫任务一线,大家顺着山海关路走至居庸关路,近距离理解多维立体、全域高效的安保体系怎样构建。“一线强、二线精、三线足的配备只是基础。”学员五队杜小全说起体会:“关键还是要让‘三圈’互为犄角、互相呼应、强化协调,将三线力量焊接成网,最大程度压缩应急反应时间,才能实现到位快、展开快、处置快。”
党史专家精彩授课。杨林达 摄
聚精会神求学。边江 摄
一天下来,学员们思考不停、思路飞转。记者看到学员赵志刚一会记、一会问,忙乱得不行。“之前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以前总是讲一点一策、一岗一策、一情一策、一险一策,可标准在哪?怎样才算做到实备、足备,备之万全?今天,他总算摸到了点门路:“看这次安保任务,统筹海上空中、网上网下、公开隐蔽的各类情况,连哨位之间有多少树木、井盖、高楼、电线杆都一一统计,这才是精细化、精准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该院院长赵立荣对大家的学习状态非常满意。他谈到,武警部队担负的使命任务变化决定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战教战、为战谋战,把课堂与战位对接、案例搬进现地,为的是让学员认识自身不足,加快提升新时代中级指挥员的履职尽责能力。
看得越多、学得越深,心中危机感、紧迫感就愈发突显。“3号哨位方向有犯人脱逃,应急小组出动!”期间,他们走进青岛监狱,被执勤中队的勤务智能管控平台所吸引,该平台优化整合指挥、监控、防护、报警、通讯、处置、执勤信息管理等要素,实现了对勤务的全域监控、实时感知、一键通联、灵活指挥。
参观定远舰。边江摄
“创新能力是引领部队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提升任务中的科技含量刻不容缓。”参观中队营区,大家被列装的各类新式执勤器材深深震撼:更新的哨位设施集成箱设置功能键、处置键,升级子弹安全箱开启、一键紧急警报和视频监控功能;AB门外安装指纹、人脸识别系统,在监门哨和B门民警值班室安装显示终端,实现人员、信息、证件、手续“四位一体”管控;正在研发的巡逻机器人,可在监墙上安装链条后开启自动巡逻模式,遇有脱逃情况,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智能化跟踪锁定目标……
学员六队的李延江对官兵自主研制的转轮防爆手枪快速装弹器兴趣浓厚。事先将布袋弹吸附固定,一扣、一按、一提,即刻完成装填,从换弹到击发最多只需3秒……“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强军、科技强勤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他感触很深:“面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潮流,如果不能置身其中,必将被其淘汰!”
了解装备性能。杨林达 摄
适应时代发展,走出创新之路,离不开军民融合国家重大战略的强力支撑。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立足资源、保障、设施、海上、科技、产业、人才的七大融合,技术装备保障中心每年现场维修保障2000余次,解决技术难题百余项;吸引20余家军地高校落户,每年为部队培训官兵4000余人次,为地方培训技能人才千余人;2年来,青岛船舶科技园产值超3亿,水域安保系统、近海声纳探测、海防科技新材料等民用创新成果被运用到军事领域……
军民融合作为“兴国之举,强军之策”,“青岛样板”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国防与经济效益、战斗力与生产力的双提升,喜人成就催人奋进。大家一路走、一路议: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题主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时间衔接、思想一致、内容契合、功能互动,是同一主旋律在不同领域的生动体现。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例可资可鉴,提升军事创新成果转化率、效益比,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同样时不我待。
在胜战与成就中找短板,在失败与教训中强担当。此次参观见学,他们将最后一站定在了刘公岛。并与管委会签订协议,将这里作为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不忘初心、精神昂扬。边江 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作为当时北洋水师最高指挥机关的海军公所,旧时雄风依稀可辨。大量详实的照片、资料,锈迹斑斑的铁锚、鱼雷,默默讲述了水师将士抗击日本海军的悲壮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