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
信息技术具有传递速度快、资源共享范围广、信息处理能力强等特征,它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变着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还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营造了环境,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改进了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提升了教育资源的适应性服务能力,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基于这种事实,一些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一旦以应有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就会通过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彻底解决多年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顽疾,真正实现差异化的教学和个性化的学习。[7]这种理想值得尊重,但这种判断需要反思。这是典型的技术至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将课程教学中的认知目标和能力要求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忽视了课程教学中的社会性和情感性维度,将课程教学变成了冷静客观的事件和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至上的思维惯习一旦形成,就会自然地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从而无所不在地影响、掌握和控制着我们全部的课程教学的思维和活动,我们所有的课程教学思想和行为都必须在技术理性的方式或名义下被重构,技术的方式便成了我们课程教学生活的唯一合理方式。这样,教学势必会失去其应有的人性向度,沦落为被严密组织起来的技术系统。[8]信息技术之于学生发展,就像课程教学之于学生发展一样,属于条件性要素。信息技术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也无论课程教学以什么样的方式接纳信息技术,都必须服从学生发展这个根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之所以要深度融合,一方面是学习者生活环境变化使然,是学生学习需要使然;另一方面是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在物理空间中没有办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或者在现有的条件下解决得不尽如人意的课程教学问题,需要通过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去解决。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在技术理性的指导下,尽力让信息技术“装扮的”更像课程教学,而是要看学生学习和课程教学的发展及育人功能的提升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究竟能够解决和改善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和改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课程教学领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是课程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都能依靠信息技术得到有效或彻底的解决。如有些问题是课程教学理论研究不深入造成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不深入,对相关的概念、原理理解不清,不能引领和指导当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有些问题是体制机制不顺畅、不合理造成的。如教师招聘机制和使用机制存在许多供需矛盾。人事部门系统负责招人,教育部门负责用人,常常会出现想用的人招不来,不想用的人不断涌入的局面。这类问题与信息技术关系不大或没有必然的联系。理论研究问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厘清相关概念和原理,用更符合人的成长和教育发展的理论去引领和指导课程教学变革;体制机制的问题,不仅要重视和加强顶层设计、理顺各种关系,还要尊重基层探索、总结实践经验,要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破解课程教学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有些问题是教师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低下造成的。基础教育阶段部分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且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意识不强,教学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责任意识淡薄。这类问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途径和手段进行改善和提升。但网络研修等网络学习的实践已反复证明,在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方面信息技术的力量极其有限。有些问题是资源匮乏和环境落后造成的。这类问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供优质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和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解决,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资源,营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为教师差异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资源和环境支持。有些问题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造成的。这类问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建平台、开发空间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更好地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问题是评价方式造成的。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云计算与云服务、学习分析等技术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统计与分析,并为学生改进学习和教师调适教学提供精准的信息报告,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改进、完善和解决当前我国课程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融合,都要将学生发展放在优先考量的地位。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程教学存在的、信息技术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以期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就当前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发展情况来看,应该通过聚合和推送优质课程资源、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机分工、创建智慧化环境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