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要面对三大问题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的改革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智慧和一种方案。这里有三个关于课程改革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第一,重新建构以人文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当以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为主,课程结构的价值趋向涉及对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的认识。当下,学生缺失的是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据资料显示,美国从小学到高中文科比重远远大于理科,他们的观点是较深的数理化知识不是人生必备的,中小学主要是人格塑造,比如树立自信心、主动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文学科占到学科总数的2/3。我们中小学的课程也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具有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思维的中国下一代。
第二,知识的教学要由教知识点转变为教知识的要点。如今,一些学校存在忽视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而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的关系,甚至包括创新,知识都是基础与前提。学校要注意,一个是教材内容教师要编写要点知识,另一个是教师教学要教授知识要点。课堂改革无论怎么改,主要内容都是知识的学习,离开了知识的学习就无所谓课程和课堂。同样的知识教师如何讲授,涉及人们对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我们常讲的少而精,就是要求讲知识的要点。
我们用事实和典型经验证明这个观点。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史宁中教授曾讲到,虽然小学应用题有14种,但本质上只有两种,一种是总量等于部分加部分,另一种是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或者是总价等于数量乘以单价,这是高屋建瓴对知识点的概括。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只记住这两种题目类型,学生负担就会减轻许多,轻了就会记得更准,就不容易出错,这也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由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思维发展。即教学不是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发展了学生什么。
教学改革要改变什么?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中小学教学有一个误区,就是研究有多少知识点,误以为教知识点就是教学,中国教育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培养。中国式教学就是教师备课备知识点,上课教知识点,考试考知识点——这也是我们基础教育教材和课程标准的一个严重缺陷。我认为,突破这个误区需要创立一个新概念——思维点。
教学不是研究有多少知识点,而是研究在知识点上有多少思维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思维点,让学生学会思考。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智慧,也就是说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将来才能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基础教育关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方面有所不同,美国提出了学校要培养学生五种核心能力,即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系统化思维能力,明确将思维能力列为核心能力;日本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也位列其中;而中国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五个关键能力,即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上述三个观点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面对的基本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问题。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不会因为一些具体的变动而变动的,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