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远骑:课堂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2)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我历来主张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家园。语文学科是人之生命表达的一种方式,语文学科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物伤怀,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言说者是一个情感生命体,故国之爱、家园之恋、生死之思、情爱之痴、人生之感……万种思绪,千般柔情,都浓缩在语言之中,都是可以具体地再现在生活之中的。所以,我教《雷雨》时,让学生自导自演《雷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请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世界中还存在哪些“套子”;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我用两个课时,让学生讨论“我说美伊战争”。这样做无非是尽量多地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4、顺应课堂教学之“势”
我们承认,传递知识、让学生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继承是为了人类衍生和发展,因此,教育不仅应使受教育者继承现成答案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老化和递增快得无法形容,奢望在学校里学全某一方面的知识只能是“天方夜谭”,我们应当把知识看着是一种信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增值。每个学习者都在一个信息网络之中,促进知识的扩散、交流、共享和增值,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进而成为有别一于其他生物的真正的“人”,这才是现代课堂的基本功能与目的。现代课堂的功能要定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现代的课堂从运行体系上由“封闭”走向“开放”。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堂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经验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的图画,也不是观看电视电影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道具,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总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从组织形式上从“独奏者”走向“伴奏者”。新课堂教育我们要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进行平等地交流。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过去人们常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话强调了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但今天看来,这句话是有局限性的。第一,在信息时代,教师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超过学生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学生在某方面所获取的知识也许远远超过了教师。第二,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只有确立这样的学生观和这样的教学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过去,我们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去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沿着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就是所谓以“教”代“学”,或者说这是按照事先“脚本”的“教学表演”。在这样的教学中,即使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表达非常清楚,也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现在,我们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学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这里关键是教师要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也就是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塑造自己。
课堂教学是师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他们是带着全部身心和已有的经验进入教学与学习的。这就是我对课堂的思考。(作者: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教授,华夏幸福教育事业部总顾问督学肖远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