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更应重视教育性
当教学不再具有教育属性时,其价值和功能也将被严重地消解和限制,有可能会沦为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的训练活动,教学的崇高性和文化属性会遭到极大的遮蔽。可见,教育性应贯穿“教”与“育”的实现过程。
在教育理论界,“教学具有教育性”作为一个公认的教育命题已不存在争议,它既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同时也是教学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指在教学实践中,不论学科、专业和教学目标如何差异,教育者是否自愿、自觉,学生都在此过程中客观地受到一定的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念的熏陶感染,使其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实现人格与道德的养成和教化。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近日颁布,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对大学教学的教育性进行分析并就其实践意义进行阐述,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本质功能的原理探讨,也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深化和践行。
重视教学的教育性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明确提出并给予全面论证的。他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在这里,赫尔巴特提出并阐述、论证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认为教学与教育相辅相成,同时强调了道德教育即教育性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相互关系。但赫尔巴特又在《教育学讲义纲要》中提醒我们:“决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教育性的。例如,为了得到收益而学习,为了谋求生计、为了娱乐,不管学习的人由此是好是坏,这里都和教育性的问题无关。”教学的教育性既是对有意义教学本质属性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诠释及肯定。相反,当教学不再具有教育属性时,其价值和功能也将被严重地消解和限制,有可能会沦为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的训练活动,教学的崇高性和文化属性会遭到极大的遮蔽。可见,教育性应贯穿“教”与“育”的实现过程。
高等教育更是如此,不论是出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考虑,抑或大学教学的育人属性,强调大学的教育性都是对其内在要求的一种实践。
事实上,教育性是衡量教学价值的重要尺度,其对教学的内在规定使教学具有了存在性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仍在于成人,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内在地规定了其教学势必要具有教育性。
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是大学教学的基本职能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认为,“基础教育教知识,高等教育搞科研”。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工作与科研紧密相关,以至于形成目前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进一步被弱化。这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质功能的一种误解,也是对当前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否定。当然,强调大学教学教育性并不是否定科研创新,而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意义的一种认识升华。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双重责任。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相比,在教育任务、教育对象、教育职能、培养目标、学生培养方式和教学具体过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具有“高”和“专”的特点。这一特点形成了我们对大学教学的表面认知,即大学教学只需培养知识与技能上的高才生,而不是品德与社会意义上的大学生。这与我国的教育目的乃至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对人才的根本需求相违背,更凸显了教育性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性的群体,从年龄上看,他们均已成年,思想敏锐,进取心强,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和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从个人素质上看,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判断力,容易学习到、感受到并接受到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正处在由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渡、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的阶段。可见,大学生既有成熟理性的一面,又由于对社会缺乏直接体验而体现出盲从和感性的一面,这些具体情况都对大学教学提出更高的任务和要求,即知识、技能习得的同时还应关照学生的成长与成人,而教育性则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基本的存在意义与实践空间。因此,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是大学教学的基本职能,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
践行教学的教育性是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内涵扩展
践行教学的教育性,其本质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扩展,是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有效补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模块,没有跟大学教学形成有机结合,没有内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当中来,甚至出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认知和有意排斥。事实上,大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发展和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实现教育性的潜在熏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是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手段。知识的认知与技能的习得是教学活动的本质功能,但与此同时,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除了对知识与科学的基本追求之外,,还应形成自己的学术品格,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和道德立场。这是对我国教育目的和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道德发展和素养形成与教师教学的教育性在目的上一致,在内容上重合,可以有机统筹,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开创高校教育教学新局面,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分别为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8年10月2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