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感知度低 职责定位模糊 大学班主任该如何发挥作用
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这本是一个惯常操作,一样的内容、选项、评语,在湖南某高校就读了一年半的张红雯也已见怪不怪。
但这次不同。这个学期,她的班主任开始给他们教授专业课,这个一直以来“模糊、缥缈的存在”,终于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这也唤起了张红雯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感知。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评教内容,都是评价老师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对于班主任当得好不好,大家都是忽略的。”张红雯告诉记者,“我们同学也聊过,大家都觉得班主任这个职务蛮尴尬的。”
但其实,这本不是大学班主任该有的面貌。早在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明确规定,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再次强调,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高等学校要鼓励新入职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
可以说,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是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抓手。
育人的关键一环
班主任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记者调研多所高校发现,与张红雯情况类似,大部分高校的班主任与辅导员都由不同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任班主任,一个人对一个班;学校行政人员任辅导员,一个人对一个年级。上海某高校大二学生贾凯告诉记者:“辅导员负责发布各种通知,有时也会关心一下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可以说,几乎所有事务性工作都是由辅导员负责。而班主任除了上课,几乎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天津某高校大三学生李霖的班主任,则是辅导员、班主任“合二为一”。“在学校,辅导员、班主任是一个人,主要是关心、管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以行政工作为主,基本不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因此对我们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比较少。”
还有一种情况。在北京某高校大一学生张佳看来,他们的班主任是个“大哥哥”,“我们班主任是在校研究生,总体感觉,班主任还是比较负责的,跟我们年纪差不多,特别好沟通。”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洪成文介绍,目前,我国各大学情况有所不同,有的院校是专职辅导员做班主任,有利于达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效果;有的院校是专业教师做班主任,有利于学生专业成长;有的院校是高年级优秀学长做班主任,有利于朋辈互助。多数院校实行的是多元化群体共同承担,全员育人。
话虽如此,但大学班主任真能成为全员育人的关键一环吗?大学班主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大一上学期貌似存在,之后三年半基本消失。”山西某高校博士刘灿如是说。
“从大一到大三,我和班主任只见过三面,次次都是开班会,强调一些院里的新通知、新规定。除此之外,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只想说,他全身心投入的,只有自己的科研项目了。”说起大学班主任,甘肃某高校学生张建伟怨气不小,“想想小学、初中、高中的班主任,哪一个不是为了我们的学业,为了我们的生活而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可现在呢?”
张建伟所说并非个例。一高校辅导员也向记者抱怨道:“他们总说自己很忙,一些需要班主任亲自参加的会议或活动,比如评定奖学金、优秀学生等事务,他们往往也推三阻四。”有一次,他反复邀请一位班主任参加学生活动,都被“在外开会”的理由婉拒了。“但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学校附近的菜市场碰到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被动+兼职+临时”
班主任为何不好做
学生不满意,辅导员有委屈,但班主任同样有难处。在大学班主任岗位干了三年半的刘夏告诉记者,不是不想好好履行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各方面的工作压力太大。“学校每年都有教学和科研任务,考核压力很大,因此,我必须将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同时,班主任并不是我自愿担任的,而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否则无法参与评优和晋升。”
一位长期从事学生与教师管理工作的高校领导向记者表示,大学班主任岗位普遍存在“被动+兼职+临时”的状态。所谓“被动”,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为了应对学校硬性规定而不得不担任这一岗位,否则就无法转正、通过年度考核、评优或晋升等;所谓“兼职”,是这一职务大都是专业课教师或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兼任的,他们日常工作任务本来就很多,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做好班主任工作;所谓“临时”,是由于许多高校规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要有担任班主任的经历,许多教师一般只做一年的班主任工作,甚至还没把班里的学生认齐全就算“完成了任务”,然后大家轮着做,否则其他教师就没有机会。“这种状况的存在,使许多大学教师做班主任只是‘走走形式’,根本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整个班主任队伍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很不稳定。”
还有一位高校班主任透露,自己刚刚成为一名教师,欠缺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对经验,而现在大学生心理、学业、情感和思想问题较多,班主任需要处理的问题学生、突发事件甚至是危机事件较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工作只是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却占据了很多时间。”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童文胜,曾获得过学校“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荣誉称号。在他看来,现在多数班主任并非出于“热爱”而积极报名参与,更多是因为与职称评优挂钩,或碍于院系领导面子接受“任务”。以任务心态做事,其积极性可想而知。
“同时,做过两三轮以上的班主任存在工作动力不足与绩效激励力度欠缺双重矛盾。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并接受‘大思政’理念,便只能借助绩效激励方式,但从操作层面来说,加大利益驱动力度同样存在较大难度。个别老师甚至对‘考核’两字有所抵触。”童文胜指出。
对于待遇较低,导致工作意愿不强、动力不足的问题,洪成文也有所了解。他举例说,北京市的班主任费是6元/生/月,假设一个班30人,每月的班主任费只有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