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里的“存形忘意”
武打剧常会安排一些跟书法有关的奇葩情节,让人忍俊不禁。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新片《将夜》里,,渭城小卒宁缺在进入唐国书院修炼的时候,突发奇想用“永字八法”拆解武功,并提出“存形忘意”的一套说辞。大致意思说的是,无论字形千变万化,无外乎都是由基本笔画排列组合而来。武功的千姿百态,其实也可以像每一个字形都能拆解出“永字八法”那样,拆解出最简要的几条基本规律。然后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记住基本笔画的线条形态,根据需要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即可。
笔者同意这个说法,并且在多年的书法教学里也一直坚持相似的观点。笔者常对学生们说,面对一个字,怎么读音、怎么释义,那些都是“语文老师”的事情。“书法老师”最关键要做的是,告诉学生们这个字应该怎样写得好看。笔者有时候也开玩笑说,在书法老师这里甚至可以完全不认识这个字,不晓得怎么读音,不晓得什么意思,但必须晓得怎么拆解,怎么写出书法的形态。这个其实也就是《将夜》里貌似调侃的那段故事情节,侧、勒、弩、趯、策、掠、啄、磔等“永字八法”里面的基本线条形态和基本用笔方法,其实就是书法不同字形的普遍组合规律。书法教学,尤其是成年人的书法课堂上,结构规律很容易就能听懂并掌握,但是很多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把书法练好,常常是因为“侧、勒、弩、趯、策、掠、啄、磔”这所谓的“永字八法”的基本线条形态都没学透,用一大堆软面条,能盖成高楼大厦吗?
书法究竟有没有窍门?有。书法就是研究怎么把字写得好看,怎么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使写出来的字更加好看。书法课堂上最常见的困难是,初学者经常把字写得东倒西歪。如果是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肯定习惯于劈头盖脸批评学生不认真。笔者从来不这样指责学生,因为字写得东倒西歪,跟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没有必然关系。哪怕你再认真,没有掌握技巧,也还是难免会歪。那么应该怎么办?很简单呐,你把竖写好,这一笔写好就足够了。无论什么字,只要把竖写直,把这个字里面的全部的竖,都写得直挑挑,弯中得直也罢,曲中得直也罢,垂露也罢,悬针也罢……竖,就像建筑物的柱子,只要柱子立得直,想歪都难呐。
学员面对一个字,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个字怎么念、什么含义。唯独不想应该怎么写才好看。这样子怎么能学好书法呢?你是来学书法的,不是念语文的。含不含义,关你什么事?特别是现在流行集字古诗,从“白日依山尽”,到“黄河远上白云间”,简直就是“烂大街”。学员习惯于从“白日依山尽”联想到山峦暮色,从“黄河远上白云间”联想到天地辽阔,固然也很好,但是那些联想跟书法的笔法和墨法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一些饭局里的混混,厚着脸皮大喊“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喝就是瞧不起人”——李白本身就是旷世奇才的大诗人,汝等能写出什么好诗句来?跟是否“瞧得起人”更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纯属胡说八道。
一行有一行的门道,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拆散之后的“永字八法”,是否就是书法的全部?笔者可以肯定的是,哪怕不是,至少能解决书法里的大部分笔法问题。笔者已是半百之年,有一个理想,退休之后,在广州的闹市区开一间“书法门诊室”。两层楼,一楼“外伤科”,专门诊治笔画线条方面的跌打损伤,线条缺胳膊少腿的,笔画缺斤短两的,结构分筋错骨的,开堂问诊。二楼“心理科”,设VIP包厢,笔者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书法的心理治疗》,就是二楼专用。精神萎靡不振的,神采不够鲜明的,均可移步楼上。一对一,专家问诊。一楼题匾“存形忘意”,二楼题匾“得意忘形”。欢迎读者和粉丝们常来,旧相识,打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