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厦大对教学“眼里揉不得一粒沙”(2)
厦大经济学科对教师的服务不只有“感性暖人”的一面,也有“理性细致”的一面,他们借助大数据平台,将经济学擅长的“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理念应用于服务教师上,大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工作没有预见性等现象。
这一点,是最让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牛霖琳津津乐道的。
这套名为“厦大经济学科用户中心”的系统于2015年上线,包括数据中心、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三个子系统,涵盖了数据库资源、教学评估、课程管理、科研管理、论文答辩、讲座面谈、助教招募、教师服务、请假出差报备等方方面面。
牛霖琳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安排时间。譬如说,教师服务系统可以把一个月甚至是本学期能预见的教学型服务工作和信息都公开在平台上,邀请教师报名参加,并由行政人员综合信息、预先统筹和确认安排,教师就会明确预知,自己这段时间有什么活动要参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由行政人员突然慌慌张张地通知老师明天要你参加什么活动,让老师们措手不及。”
不仅如此,通过大数据的沉淀,还能反映出一些规律性的信息,利于学科做整体性的科学管理和规划。譬如,系统显示,每年需要教师参加的的面试、答辩等教学型服务在春季比较多,在秋季比较少,这样,学院就会提醒教师春季多留意参加这些活动,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外出访学、学术交流等时间。
(文章原载于2019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