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大海的创新“约会”
新华社青岛2月15日电(记者张旭东、徐冰)《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在春节档电影中携手突出重围,它们不仅由同一科幻作家编剧,而且有同一个故乡——青岛东方影都。
面朝浩瀚黄海的青岛东方影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青岛创新与开放发展的“新起之秀”。在这座滨海城市,一场场与大海的创新“约会”每日都在上演,青青之岛涌动着青春与活力。
海港相约:我慢慢变老,你芳华正茂
青岛港“金牌工人”许振超一生与海港相约,见证了青岛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创新“加速度”。
1987年,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许振超成为首批集装箱码头桥吊司机。“当时我们一年吞吐量是8万标箱,我的梦想是有生之年青岛港集装箱突破100万标箱,但没想到这个梦想1996年就实现了。”许振超说。
空无一人的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更是许振超从未梦想过的。它的平均作业效率达30自然箱/小时以上,比传统码头高出50%。春节期间,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高丽阿里”轮作业中更是创出了40.9自然箱/小时的高效率。
今年69岁的许振超已头发斑白,但青岛港却风华正茂,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美好的海港之约。“现在没事就去码头摸摸这些铁家伙,一段时间不见还真想得慌。”许振超说。
像青岛港这样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大块头”创新,是青岛创新发展的引擎力量。
海尔集团从制造家电转型制造创客,打造创业孵化平台,目前已孵化出200多个创业小微企业,其中100多个小微企业的年营收均过亿元。
过去一年,青岛市科技创新站在了新起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07.1亿元,占GDP比重2.78%,研发投入强度居山东省首位。
深海相约:在海底6000米“现场直播”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汪嘉宁的手机上,有一款低调而特别的直播软件,它的直播“镜头”在深海6000米。
自2014年以来,汪嘉宁多次在“科学”号科考船上担任首席科学家,构建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来自孔子故里的这名80后,来了一场与深海的创新“约会”。
2016年,汪嘉宁和同事在海上成功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今年春节前夕,汪嘉宁和同事在海上不仅实现了由北斗卫星“护航”深海数据实时传输,还将实时传输数据的深度由3000米拓展至6000米。
汪嘉宁打开这款“直播”App,即能看到观测网内每个潜标和浮标的实时传输数据。“后台接收到数据后会自动分析并绘制成图。看这张图,红色代表东向流速,蓝色代表西向流速,这个点过去一小时的流速变化一目了然。”他说。
在深海6000米“直播”可不是用来娱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说,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获取的数据将服务于深海前沿研究、气候预报和海洋环境预报等,特别是实时传输数据将提高气候和海洋环境预报精度。
作为中国海洋科技城,青岛聚集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内的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无数海洋科技工作者在这里与蔚蓝深海浪漫相约。
“川汉子”唐嘉陵在第一次去东北上大学途中,绕道秦皇岛看大海,冥冥之中决定了他的深海之约。2012年6月,他驾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世界作业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的纪录。
“海草”相约:不甘平凡开拓海底“荒漠”
抖音的海草音乐传遍大街小巷,而在青岛,一群不甘平凡的科技型创业者就像“海草”一般,誓要开拓海底“荒漠”。
兰玉栋曾是一名飞行员,2014年转业到政府部门工作。“我喜欢软件开发,转业后一直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软件特长,做一些发展空间更大的事。”他说。
经过多次调研和思考,2016年7月,兰玉栋决定砸掉“铁饭碗”,和几位好友创业,开拓无人机“黑飞”的“荒漠”。
“无人机行业最大痛点就是‘黑飞’。”兰玉栋说,“一方面,无人机使用者对哪里能飞、哪里限制或禁飞毫不知情,对怎么申报、如何申报更是茫然;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天空中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倍感头痛。”
兰玉栋团队通过链接相关资源,研发了一款U-Care无人机综合监管云系统。
“无人机使用者登录系统,一眼就能看清哪里能飞哪里不能飞,并可在线提交管制空域飞行申请,监管方在线回复。”兰玉栋说。
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郭天昊和朋友在“中国制帽之乡”——胶州市李哥庄镇开办了一家加工帽子的共享工厂,深受当地中小微企业欢迎。他们不用购买昂贵的智能设备,按需付费,就能享用高效的智能设备。
2018年,青岛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同比增长近50%。
此外,青岛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的意见》,重点扶持百家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5000家“千帆”企业,带动超过1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海草”将连片长成“海底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