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学运用地理优势开展校外教学 校长解放思想打开思路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王琦)2017年,北京市将“一城三带”建设纳入文化传承的52项任务清单之中,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北京市中小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了解北京文化,传承北京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为京城的一校之长,他们对“三条文化带”有怎样的理解,对文化传承有哪些思考呢?文化带历史资源又如何助力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
3月22日,在知北京话传承校长说“行走三条文化带”主题活动现场,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徐华分享了自己对于“三条文化带”的理解,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潞河中学充分运用地理优势 对运河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创办于1867年的北京潞河中学,至今已经有152年的历史。徐华介绍说:“学校的得名确实和河有关,和地名有关,学校在近几年在进行相关的建设时候,实际上是在走‘一撇一捺’,‘一撇’就是长城,‘一捺’就是运河。”
据介绍,潞河中学利用地理优势,对运河文化资源从课程、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系列课程开发。学校派出了由语文教师、艺术教师、摄影教师、信息教师等组成了的教师团队,通过前期对整个运河和学校相关的教育资源整理,以艺术社团、摄影社团等方式让老师和孩子共走运河。
图为北京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徐华。摄影记者 张龙
走一路,看一路,写一路,这种“体验式阅读”,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创作,由此还诞生了《运河行纪》和《长城行纪》。“‘一撇’也好,‘一捺’也好,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对他们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包括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认同,包括后续有关学生成长的教育,我们认为这是课堂内教科书里无法替代的。”
让中小学生了解北京自然和历史文化,对学生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徐华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些观念、观点需要灌输,有些则需要发自内心深处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些能力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实践。“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资源所承载的绝对是对学校教育非常重要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打通校内外资源需要有整体设计 也需要校长解放思想
文化带的资源都在校外,学校应该怎样把校内校外教育打通,服务学生发展?关于这一点,徐华认为需要“对整个涉及到校外的教育有一个整体设计”。他以潞河中学为例,介绍了在初中部从2014年开始在融合课程方面进行的尝试,他认为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需要重点关注:首先,在校外教育资源整体融合使用过程中,每一个校外教育资源的使用,从实践的目的,内容的呈现,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需要有一个整体设计;其次,不能忽视专业的团队和组织对学校的支持,特别是一些行政机构,缺了他们的助力,学校的工作也会难以开展。
在中学阶段,想要更好地开展校外教学,徐华认为需要解决几个矛盾,第一个是统一要求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以我们的高一年级为例,每年五月上旬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原则上一个年级统一出发,过去的做法是以年级为单位,今年去成都,明年去江苏。从我们管理的角度来讲可能容易一些,但是对学生来讲可能个性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
第二个矛盾是时间掌控问题。“我们考虑孩子们的校外教育时间也有最佳期。比如要看火箭发射就需要去西昌,但是火箭发射的时间点可能不是这个年级要进行整体校外实践的时间,这就有了整体时间的要求和个性时间使用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校长应该怎么办?徐华认为:“作为校长还得解放思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