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以竞赛撬动教学模式改革
坐在记者面前的8名长沙学院学生,每个人说起自己的参赛故事,都异口同声地用上了“崩溃”“成长”“感谢”这样的词。
长沙学院近年来力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撬动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深度转型。
学科竞赛能承担这么大的重任?
“这是我们的抓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小云说,4年前他刚调到学校时,艺术设计院汇报说其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频频获奖,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许多知名大学。不是吹牛吧?他很是惊讶。再深入调研下去,他发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无论是对课程体系的优化还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学模式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学科竞赛的题目几乎都来自企业,要求解决的也是实践中的问题,真刀真枪地干,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路就应该这样走。”学校党委、教务部门、各院部反复讨论,形成共识,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获奖者的院系可获得相应的管理绩效分,指导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学生最多可计6个学分等。
全校14个教学院部全部行动起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原院长刘光灿领着记者参观他们的实验室。他说,他们专业的学生对应参加的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2016年之前没拿到过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名次。但学校相关政策出台后,他们专门设置了比赛选修课程,组建了教学指导团队,选拔学生赛前集中培训,还从内容和方法上全面改革模电、数电和嵌入式课程的教学……一系列“组合拳”下来,近两年获得了17个省级以上大奖。
“通过抓学科竞赛,在学校形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学风,,实现优秀学生领跑;通过课程改革对本科生适当增负,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成,实现多数学生并跑;对于学习困难的少数学生,我们采取学习指导和一对一帮扶措施,实现助跑,助推学生成人成才。”长沙学院党委书记刘沛林说。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3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