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钱币是历史教学的实物标本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构成。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历史的传承性和广泛的传播性。在漫长历史长河中,货币不仅是一段时期内金融制度的体现,也是精神文化的凝结。而且,在其物质载体背后,还透露出所处时代的形制、图案、技术、材料特色。退出流通领域后,货币成为钱币,被人珍藏,而它们在文化传播、教育中的功能,,或许还有更多内容有待挖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建国联合中国钱币博物馆王永生以及北京市钱币学会和德胜门古钱币馆提交的提案,关注的就是钱币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正确性和系统性。
钱币是中华文化重要代表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张建国提出,钱币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天然海贝,这从中国文字结构上可以互为印证,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部分从“贝”,分贝成贫、贝少为贱。铜贝出现于公元前九世纪的商代中晚期,铜贝的铸造,标志中国进入了金属铸币时代。早期的金属铸币,形制上来源于刀、铲等原始农具,秦朝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早期多记币值为称量货币,唐朝开始统一记年号称“通宝”。纸币是中国最早发明使用的,萌芽于唐末,产生于北宋,由雕版印刷制成。历经南宋和金,到元代制度完备,明清两代也都有发行。
“钱币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其他文化要素所不具备的特性”,张建国说,首先,钱币是中国古代文化最早的组成要素。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自然就产生了货币;钱币伴随中国古代文化延续发展,从未间断。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二十世纪初,钱币贯穿了三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史,并呈现出文化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时代性、传承性及传播性。钱币承载和涵盖了历史进程中几乎全部的文化信息,这是任何其他文化要素如文学艺术、器物以及科技发明所不能替代的。
当代钱币文化教育缺失
基于实际调研,张建国指出,钱币文化在现有历史教材中过于简单且不准确。
他认为,以中学历史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师大版”)为例。“人教版”在“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标题下,提到了“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并附有一张图。书中随后的内容里只有“五铢”和“开元通宝”两张图。其中,五铢钱只有一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开元通宝”则只字未提。“师大版”虽然增加了辽、西夏和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铸造的钱币,但仅有照片,而无文字说明。其中,钱币上的契丹文和西夏文也没有翻译成汉文,学生根本不知何意。另外,增加了“交子”和“会子”两张图。但是,“交子”的图是错的,“会子”的钞版也存有疑问。
张建国说,钱币不同于一般物品,是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或发生重要事件的产物和象征。任何一枚钱币的铸造都有其特定历史背景和原因,同时也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层面上,钱币史串联的就是中国古代史。一枚小小的钱币,可以流通全国乃至整个世界。钱币不仅是交换手段,同时也是政治主权的象征和文学艺术、铸造(印刷)技术的传播媒介。中国古代的印刷技术,就是通过元代波斯、伊利汗国仿照元钞发行纸币而传入伊朗并进而向西传入欧洲的。中国钱币史呈现的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个侧面。
因此,钱币,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载体和历史进程的实物见证。如果关于钱币文化的内容,不能准确、丰富地在教材中予以体现,则将会是古代文化教育和传播的缺失与遗憾。
重视钱币文化的传播与社会文化功能
钱币文化虽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社会各界应有重视,在文化研究领域也没有应有地位。张建国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受传统钱币学的局限和影响,很多钱币研究工作者以及收藏者和爱好者,没有摆脱“就钱论钱”的窠臼,仍满足于钱币版别的细分和钱文书体的对比上,或是仅仅关注市面价格的涨涨跌跌,而没有或很少研究和挖掘钱币背面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钱币界之外因不了解或接触不多,仍然在用传统的旧观点看待钱币学,或视之为传统金石学的一部分,称为“玩钱”,或视之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仅为确定墓葬年代起一旁证的作用。致使钱币学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但是,在西方学术界却具有很高地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分的人文与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中,就专门有一个“钱币学”。当今,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此时,积极开展钱币研究,特别是倡导对钱币承载的各种文化信息的研究,加强对钱币知识的宣传普及,显得格外重要。
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张建国有自己的破题之道。
他提出,中学时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阶段,而历史教学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货币金融知识不仅专业人员要具备,每个国民都应该普及。
在具体提案中,张建国建议由教育部授权,中国钱币博物馆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审核现有中学教材中有关钱币论述中不正确、不准确部分,提出修改、补充意见;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有关钱币内容的中学生系列课外读物;为中学设计、制作有关钱币发展演变的实物教学样本。
“钱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不仅能将中国古代历史串联起来,还承载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众多信息并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沿革”,张建国说,钱币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实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