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纪行:牧场初印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调研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横空出世,莽昆仑”。自古以来,巍巍昆仑,万山之祖,演绎无尽风采,纷呈时代秀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有一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边远的团场——兵团十四师一牧场。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曾经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永进、“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达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初到牧场,正值立夏时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山深处一片绿树成荫的开阔地带,整齐的楼房、宽敞的马路、碧蓝的湖水、远山的白雪,在初夏的阳光照耀下,仿佛在向我们展现着70年来这里的辉煌。在牧场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和兵团各媒体的同行们一起开始了我们第一天的驻点调研,从一牧场的场史馆到两棵树龄加起来有1500年的古树保护园,从5千亩农业生态观光园到兰湖,从第十四师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方中给我们讲述发生在牧场的感人故事到一牧场史治钢场长全方位的介绍,从买买提·吐朗述说老牧场的传统到郝亮讲述新时代的变化,走过每一寸土地、穿过每一坐建筑、看到每一张笑脸,都见证了一牧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经历,传达了民族一家亲的深厚传统,感受到了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流淌。
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历史的时针拨回1949年,伴随着共和国隆隆的开国礼炮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一路向西,铁骑十万扫西北,红旗一杆插昆仑,挺进辽阔荒凉、和平解放的新疆。在和平解放新疆之后,部队大生产序幕随即拉开,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畜牧业,保障部队供给,尤其是当时进军西藏的前哨——骑兵第一师就驻扎的昆仑山下。由此,军区排序第一的牧场在远离军部千里的地方诞生了。1951年2月,昆仑山畔,一牧场创建,隶属南疆军区后勤部领导,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后勤部驻和田办事处的肉食品供应基地。在当时一片荒凉的情况下,牧场的军垦战士传承了三五九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在南疆谱写了一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赞歌。通过勤劳的双手,每年为部队提供了20万余斤的肉食,并且将多余食物供应市场,对解放初期做好部队后勤保障、恢复和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和谐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58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周恩来总理亲笔签批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以嘉奖一牧场的丰功伟绩。一代代传承至今,一牧场以军人的英姿,一手执鞭、一手握枪,以屯垦戍边的使命,把70年来的岁月凝聚成对共和国无限的忠诚,把海拔4000米的风霜雨雪塑造成共和国永不移动的界碑。
战士放牧场景翻拍 摄影:记者 韩辰
1958年国务院奖状翻拍 摄影:记者 韩辰
维汉一家 守望相助
今天的一牧场职工约2300余人,其中三分之二是维吾尔族,牧场成立70年来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真情常驻,唱出一首民族团结的协作曲。一牧场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以及国务院颁发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背后是一连串骄人的成绩:70年来,无任何非法宗教活动、无任何安全生产事故、无任何越级上访、无一家超计划生育、无一例刑事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事件。而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一牧场在组建70年的时间里,3000多维汉职工,守望相助,携手相依,以真情和真诚创造的。在采访中,已退休的一牧场副政委麦麦提·吐朗,一位奉献了一生的兵团二代职工,当记者问起一生最大的感受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民族团结,1951年建场,转业军人和本地居民(主要是维蒙回等民族)亲如一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住地窝子(注:新疆兵团早期住宿房间,在地下掏坑挖洞而成),一起山上放牧,两家人当时是共同负责放牧500只羊,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记得端一碗送过来,孩子们天天在一起玩耍,牧场维汉通婚的有50多对。”正是这样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滩,维汉一心,艰苦创业,让一牧场矗立在昆仑山、传承在昆仑山、闪耀在昆仑山。
军民鱼水情翻拍 摄影:记者 韩辰
医疗队到牧区给少数民族看病翻拍 摄影:记者 韩辰
一生的信仰在边关,一生的忠诚在昆仑,一生的幸福在农场。“从最初1993年的土胚房,再到2002年的砖木结构平房,直到2016年住进新修的楼房,我们可以说先苦后甜,牧场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正如一牧场福缘社区党支部书记郝亮(一位90年代从新疆皮山县转业的河北军人)告诉记者的这番质朴深情话语,,70年来,一牧场一路创业,虽然条件艰苦,但牧场的职工以钢铁般的革命军人意志,一直镇守在祖国昆仑山的南大门,铸造了巍巍昆仑一颗最闪亮的明珠,唱响了一曲屯垦戍边、民族团结的宏大旋律。
在兵团同志带领下,我们驱车210公里穿越戈壁滩,走遍整个场部,这一切都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兵团的重要作用:兵团是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十四师师报社记者刘秋月 陪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