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伟:“双一流”建设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统一
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双一流’建设要达到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统一,二者并不矛盾。既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还要将学科和学校建设与世界接轨。”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
“‘双一流’建设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谭天伟指出,“中国特色”首先是要为国家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是能为国家的重大需求作出重要的支撑和贡献。
在他看来,人才培养包括两个层面,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及由谁来培养。第一个层面,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有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本领。另一个层面,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就是师资队伍。“能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关键是能否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老师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吸引学生感化学生”,谭天伟说。
谭天伟表示,国际一流并不意味着以国外的标准来限制与衡量自我,在参照国际上可比的学术界标准的同时,更应侧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谭天伟介绍,北京化工大学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育人铸魂为先理念,以培养人为第一要务;着力服务国家的重大需求;施行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六年前,北化工开始进行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项目,目前已有四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及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机构。在中法工程学院,北化工借鉴了法方学校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严谨的、科学的基本素质与全面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学校在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受到海外留学生的关注。学校还推出世界百强高校计划,与世界上排名前一百名的高校进行合作并成立了“一带一路”学院及多个国际研究中心。
谭天伟认为,“双一流”重在建设,它的建设理念和建设过程是一种激励机制,让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获得更多自主发展权。
谈及“双一流”建设的瓶颈,谭天伟认为“仍然存在如何衡量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及评价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他指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在短期内难以呈现效果;同时,由于客观的指标体系还未完全确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对高校的绩效考评体系还有待商榷。(郝孟佳 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