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谈城乡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201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描绘了新图景。
如何理解和落实这一新图景?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胡祖才在《求是》第14期发表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图景》,对此提出6点论述:
新高度:城乡融合发展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时代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败,对于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当前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风险也有重要意义。
新起点:新时代历史方位上的城乡融合发展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推出,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站上了新起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一些明显的制度短板和薄弱环节。
大方向: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明确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以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方向,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政策核心: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推进“人地钱技”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建立健全统一有序的城乡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促进新发展理念落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重点: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重要公共产品,也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需要加大对乡村的公共资源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承接城市要素下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落脚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核心是收入问题。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需要多途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