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色彩(2)
我们吃了东西一定是要进行消化的,消化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分解,如果,光子被黑洞消化成了更为精细的微粒,然而,人类好像只认得光子,对于那些更为精致细小的微粒就很难感知与看到,看不到就是黑,感觉不到不等于无。
黑洞即然存在,那它必定有其存在的魅力与价值,也就是对别人的吸引与保护,吸引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对别人存在价值就是对别人的保护与守卫。守护自己就是对敌人的排斥,黑洞的敌人,从理论上推导只能是另外的黑洞。
黑洞要守护在它管辖范围内天体的安全,就必须将其它的黑洞排斥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外。黑洞派往前线,不让其它黑洞靠近自己身体的士兵,应该是非常精细的我们根本无法捕捉的微粒,这些精细的微粒或许此时正在穿过我们的身体,或许正在穿跃地球的心脏,或许正是它们在有意无意中点燃了我们的太阳。
它们不停的点,太阳不停的烧,它们不停的破坏着太阳的稳定,太阳也在不停的寻找着自己的平衡,太阳的动乱好像永远平息不了,它的平衡似乎也永远破坏不掉。大平衡走向小平衡是太阳的命运,大太阳变成小太阳应该是黑洞的命令,为了大环境贡献出小生命应该是太阳的使命。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太阳的能量一定是在减少,体积必定是在走低,引力自然是在变弱,这样的结果就是地球在远离太阳,进而会让我们推理出,地球将是明天的火星,火星实际上是我们昨天的地球,金星将会成为我们明天的地球。
如果,我们只在黑洞的范围之内来考虑问题,那我们人类就应该是以黑洞做为基石,并在其统一指挥下,谐调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智慧与能量,恰到好处巧夺天工的创造出来的最为顶级的自然存在。
这样,我们人类的身体里归根究底流的是它的血,动的是它的智慧,并且现在,它仍然在人类的不知不觉中并且是一刻不停的间接的甚至是直接的为我们人类弥补着能量、更换着血液,提高着我们人类的智慧与聪明。
黑洞应该是依赖于数量与密度成形,并凭借密度产生引力与斥力,再凭借数量产生强大的引力与斥力,如果我们想真正的走进黑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我们的外衣脱掉,将我们的组织分解,将我们的结构分化。分解到位是粒子,分化到底是微粒。
本质上,我们都应该来自于黑洞,也都曾应该是黑洞的一份子,即便是现在,我们也仍然在黑洞的权力范围内生活与存在。黑洞让太阳转,太阳使地球动,转动必然要有围绕,没有围绕就是胡转瞎动,胡转瞎动出来的是混乱与混沌。
无论怎样,这只是我们的想像与推理,想像很多的时候都是假像,推理很多的时候都带有偏见,然而,我们却不能没有想像,也不能缺少推理。想像与推理,由其是想像,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引擎与引线。
没有了想像的我们,实质上就是缺少了方向与归属的找不见了情人的人,没有了情的我们必然是孤独的,情人是我们的依赖,更是我们生命的指望,找不见真正的情人,我们就想像出一个情人,想像出来的情人是神是鬼是英雄。
当然,没有爱人的想像就没了想像的根据和前题,没有爱的我们就不会有情,没有情的我们的爱就没有价值,没有爱的我们的情就没有意义,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存在的。
意义是我们自己的,价值是我们社会的,意义姓私,价值属公,公私不分就是混乱与混沌。物有一般等价物,时间有一般等价时间,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它们转出来的时间,就是我们人类的一般等价时间,一般等价时间的命名就是标准时间。
我们拿的是空间走的却是时间。时间、空间就是万物,万物加上混沌与混乱就是宇宙,自然记录着万物、记忆着时间、回忆着空间。自然是万物的概论,万物是自然的分说;时间是万物的精髓,空间是万物的血肉,时间空间说的是万物,谈的最后讲的是我们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