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阎海文的故事(2)
同年8月17日,第五大队接到任务,派6架飞机,各带500磅炸弹,轰炸上海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阎海文驾机参加出征。第五大队的飞行员驾驶的是霍克-3型驱逐机。当这些飞机飞临上海上空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作了防空部署,钢筋混凝土的楼顶本来很结实,这时又安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中国空军飞行员冒着高射炮火的危险,轮番投掷炸弹,非常英勇。空中机声轰隆隆响,地上炮声炸弹爆炸声也不绝于耳。火光闪闪,烟雾滚滚。战斗何等激烈!
忽然,阎海文驾驶的二五一0号战机中了敌人的炮弹,机身摇晃。阎海文反应灵敏,他知道不好,飞机要下坠了。他迅速跳出座舱,打开降落伞。本来,阎海文这样做是可以比较安全的。但不巧的是,这时黄浦江上空风速很大,在空中飘荡的降落伞随风把阎海文带到敌人阵地附近的地面上降落了。
当阎海文飘落到地面时,他还不知道是落在敌人阵地周围。他以为,落在上海郊区的地面上,尽可以放心了。可是,当他一面解开降落伞的绳索,一面向四周窥探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些日本兵,同时还听到枪声。阎海文立刻找到一块小土丘,趴在地上隐蔽起来。他心里想:这下糟了,怎么落到敌人阵地周围来了?我要跟敌人拼!
原来,当阎海文的降落伞还在空中飘落时,敌人早就看到了。敌人盯住降落伞飘落的地点,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他们朝着阎海文隐蔽的地方搜索过来了,因为降落伞很大,目标明显,暴露了降落地点,日本兵一心要抓个中国空军俘虏。
这时阎海文头脑也清醒:看来凶多吉少,我一个人怎能敌得过这么多日本兵?无论如何成手枪里还有几颗子弹,我要撂倒他们几个也就合算了。以死报国,就在今天。我决不能当日本鬼子的俘虏。
一些日本兵弯着腰一面向阎海文隐蔽处冲来,一面大喊:
“活捉支那飞行士①!”
“支那飞行士快投降!”
正在紧张对峙时,忽然间爆发出一阵枪声。
“砰!砰!砰!”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日本兵被撂倒了。
日本兵叽哩呱啦地互相说了一阵话。这时枪声四起。日本兵原先奉命抓中国空军俘虏,但阎海文开枪打死几个日本兵后,他们似乎也不顾命令开起枪来了,或者,他们是要威胁阎海文,要他缴械投降。
可是,后面的日本军官仍大声喊叫:
“活捉支那飞行士!”
他似乎命令日本兵不许开枪,要抓活的。
日本兵越来越接近阎海文了,他们谨慎小心,匍匐前进。他们对阎海文的包围圈越来越缩小。阎海文对着前面最靠近他的两个日本兵,又“啪!啪”两枪,靠得近,自然也打得很准一又打死两个敌人。
这时,阎海文检查了一下手枪里的子弹。哟,只剩下两颗了。他想,得留下最后一颗。赶紧他又击发一次,一粒子弹出膛,一个日本兵应声倒下。
阎海文看了看祖国蔚蓝的天空,他叹息了一声,似乎在说,我已不能再为祖国立功了。他飞快地把枪口对着自己的太阳穴。“砰”的一声,阎海文,这个年轻的中国空军战士,在敌人的包围中,自己结束了生命!那样壮烈,又那样高尚!不作俘虏,保住中国军人的人格。宁死不屈,以身报国。
这枪声也使向阎海文包围上来的日本兵惊呆了。他们想抓一个中国飞行员作俘虏,完全是做梦。
①日本本人称中国为“支那”,“飞行士”即飞行员。
情绵绵,恨绵绵
阎海文壮烈殉国,实现了他“讲义气,重节操”的誓言和杀敌报国的宏愿。他说过,他要“做个为国为民的好青年”。他说到做到了。
阎海文是个有爱国情操,也重友爱感情的青年人。阎海文牺牲后,敌人从他的飞行帽里,发现有一张珍藏的折叠着的纸片,上面写着南通市的一个地址,和“刘月兰”这个名字。字写得娟秀,像是刘月兰女士的手迹。据分析,刘月兰可能是阎海文的爱友。阎海文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仍将这一纸条珍藏在自己帽内,说明他对她怀有深挚的感情。但为了报国,这段爱情只能夭折了。
人物影响
阎海文烈士墓
1937年10月,日本东京新宿区举办了8月16日阎海文所使用的降落伞“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其生前用过的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此次公展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20多天的时间里,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一向崇尚武威的日本人似乎全然忘记了英雄的国籍、身份,一张张面孔上无不充满敬意。甚至有人为他惋惜、落泪……
不久,东京的商业区序宿挂出写有“支那空军之勇士阎海文”的横幅,在一个橱窗里展示了阎海文的飞行服、降落伞、手枪、子弹壳等遗物。这些遗物,直至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后来,阎海文的遗体被转葬到1932年8月为安葬‘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牺
牲的30余名空军烈士而建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与阎海文同时葬于航空烈士公墓的,还有8月19日驾机冲向敌舰的沈崇诲等空军英雄。如今,几经劫难,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已修葺一新,阎海文烈士墓业已复原。
人物评价
恐怕阎海文牺牲时,他心中是含着遗恨的。一则,他的家乡东北沦亡,他“为之悲,为之泣”,但至死他未能打回老家去,驱逐日寇出中国。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①再则,一苞很有希望的爱情蓓蕾枯萎夭折了。阎海文情绵绵,恨绵绵。但他实现了报国之志,他又是无悔的。
阎海文的牺牲,中国军民深为痛惜,同时亦对他深为敬重。阎海文牺牲为国的精神成为全国军民奋力抗战的榜样。
阎海文英勇壮烈牺牲的事迹,也使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感到敬畏。日本帝国主义原以为,中国人软弱可欺。他们曾经狂言过,用不了三个月,就可以打败中国,让中国投降。但是,“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奋起抗日。特别是“淞沪抗战”开始后,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事实,使日本人看到,,军国主义战争狂人叫嚣的“三月亡华论”注定要失败。阎海文壮烈殉国又是一份活的教材,它让日本侵略者感到,中国人抗战意志不可动摇,宁死不会屈服的。
①诗句引自唐代诗人杜甫《蜀相》一诗,该诗为咏颂诸葛亮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