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子碑与瘗鹤铭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一篇祭祀柳宗元柳候文章的一段“迎享送神诗”,是所有参与祭祀者吟唱的诵唱的歌词。这是唐代韩愈为《柳州罗池庙碑》书写的最后一段。据说柳宗元去世前一年,叮嘱他的部将说:“明年,吾将死。死后为神。三年,为庙祀我。”三年后柳州人在罗湖建庙祭祀他。故事的神奇性,没有改变人们发自内心对柳宗元的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书写这文字,被镌刻在柳州柳候祠。因为韩愈的文,柳宗元的事,苏东坡的字,被称为“三绝碑”。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荔子碑》名字由此而来。
柳候祠的讲堂,一个类似专门介绍“荔子碑”的地方。从荔子碑的前世今生讲起。一块块雕刻在不同时期的荔子碑,同样的内容,相似的字体,不同的崇拜者。人们表达着对柳宗元的热爱,对韩文苏体的热爱,将荔子碑一直清晰地保留到了现在。原来最早的那块,被历代的碑拓者搞得有点模糊,岁月的变迁,碑身断裂成三块。(三绝又一解)虽然苏东坡文字没有在当时被雕刻,,而是雕刻于南宋嘉定十年。
苏东坡诗词书画皆有大成,是千百年少有的大家。书写“荔子碑”时的苏东坡,与柳候有同样遭际。他能够理解柳宗元被贬的落魄,身死异乡的悲哀。所以字里行间的情绪,在文字上不由自主流露出来。宋代统治者曾经不止一次毁掉苏东坡的文章字画,他字的流传后世的并不多。一九八七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寒食帖》,几经沉浮,在得失之间辗转。就是专门的复制品展览,也会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而“荔子碑”,明代王世贞评为“《罗池铭辞》遒劲古雅,为其书中第一”之说。
苏东坡的大字,难得一见。中国更有名的大字碑在哪里?就在我们镇江焦山的碑刻博物馆。焦山碑刻博物馆,由原来的宝墨轩旧址海云庵及石壁庵、香林庵改建而成。这里的名声没有西安碑林大,可能收藏品也没有那里多。但是,里面的高端藏品,却是其它地方难得一见的。唐《金刚经偈句》、《魏法师碑》、宋代米芾临摹的《兰亭序》、《禹迹图》等。镇江还有专门的米芾纪念馆,就是接介绍这位奇人的。
然而,最最有名的碑刻,是“大字之祖”的六朝《瘗鹤铭》。瘗鹤铭,一篇为哀悼死去的家鹤书写的文章。我最早知道它,是中央台的《探索·发现》的专题节目。引起我关注的是鹤。扬州平山堂里有一“鹤冢”,为的也是鹤。古人们将鹤称为仙鹤,是祥瑞的代表。鹤的多情多义,令人感佩。鹤冢,瘗鹤铭,都是鹤的赞歌。
瘗鹤铭是个残碑,被精心收藏在一幢房子里,灯光温湿度都被严格掌控。现在已经收集到的瘗鹤铭,只有九十多字。原文大约有一百六十字。有关大字碑“瘗鹤铭”,唐代史书就有记载。它最早刻勒在镇江焦山西麓的断崖石上,被雷击后有一半多沉入江中。两宋时期和明清两朝,都进行过专门打捞。最后一次打捞是二零零八年。但是,瘗鹤铭依旧没能齐全。
不同于“荔子碑”,有清楚的书写者。“瘗鹤铭”至今最难说清楚的就是作者了。在碑刻还没有出水时,就有人作了拓本,因此,瘗鹤铭的拓本还有专门的“水拓本”,虽然不多。唐朝人孙处元,宋代黄庭坚、苏舜钦等,认为是王羲之的作品。但是没有定论。“瘗鹤铭”的署名是“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陶弘景曾自号华阳隐居,宋代有研究者认为是他的字。据说认同这一说的人最多。大文豪欧阳修不同意,他说,华阳真逸是顾况的道号,所以是顾况写的。还有人认为是唐人王瓒所书。有人拿颜真卿的《宋广平碑》相比较,认为是颜真卿书……
每一种观点见仁见智,这样的研究各持己见,以至于“瘗鹤铭”的作者至今仍不能定论。焦山碑刻博物馆,将所有的这些争论全部罗列在一起,游客也好,专家也好,自己选择吧。
一路游玩,看到的著名碑刻有很多。不懂书法的我,匆匆看看,见识增长了不少,写字的水平没有丝毫提高。现在全部用电脑打字,书法,只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