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谢晋元的故事(4)
谢晋元向八百壮士高声呼喊:“兄弟们,我们要和国旗共存亡,誓死不投降,狠狠消灭敌人!”上海的进步作家,纷纷提笔讴歌勇士们的英雄壮举,著名剧作家田汉、陈白尘创作舞台剧《八百壮士》公演,八百壮士与上海人民隔河合唱《八百壮士之歌》。
民众的爱国激情,进一步鼓舞了八百壮士的斗志。28日晨,谢晋元亲手狙击,毙敌两名。当时,我军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敌军企图爆破仓库,用坦克掩护步兵冲进洞口的紧要关头,敢死队队员陈树生在自己身上缚满手榴弹,拉了导火索,从六楼窗口跃入敌丛,与10余敌兵同归于尽,英勇壮烈的情景,催人泪下。29日,谢晋元函上海某团体表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卫国守土,职责所在,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必与敌周旋到底”。慷慨激昂的言词,令人起敬。这一天,又击退敌人水陆两路进攻,毙敌40余名。谢晋元率部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屡创日军。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将士们仍士气高昂。谢晋元在阵地上赋诗一首激励将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气不平。”30日,累遭惨败的敌军,恼羞成怒,不断以37毫米口径平射炮猛轰,密集时竟达每秒一发,隆隆之声,不绝于耳;并以汽油浇洒,到处纵火,使仓库四周成了一片火海,还恶毒地发射毒瓦斯弹,完全不顾国际公法,致使我军数人中毒受伤。日军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日军向仓库发起总攻。几天没合眼的谢晋元仍然站在第一线指挥战斗,再次遏制了日军的攻势。四行仓库在战火中巍然屹立。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事件,但距离仓库近在咫尺的新垃圾桥南堍,有两只巨大的煤气储气罐,日军遭到惨败,很可能采取疯狂手段进行报复,万一煤气罐中弹,则半个上海将化为灰烬,中外人士的生命财产会遭到严重损失。为此公共租界当局多次电请中国政府命令孤军撤出战斗。10月30日晚,最高当局的撤退命令通过多种途径,一再传达到仓库,谢晋元感到非常突然,再三表示全体官兵均已决心死守到底,要求成全壮士们与仓库共存亡的决心。最后因军令难违,只得含泪指挥部队撤退。午夜以后,趁敌人炮火稀疏之时,我军布置三挺机枪作掩护,打灭了敌军探照灯,各连即有秩序地通过西藏路,经新垃圾桥搬入租界。八百壮士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道义上的胜利。自己仅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他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升任为上校团长。
舆论赞扬
八百壮士浴血战斗的可歌可泣事迹,通过新闻广播,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纷纷发表谈话,撰写文章,赞颂我军忠勇爱国的牺牲精神。廖夫人何香凝先生专程赶到苏州河南岸“遥望致哀”,为我“壮士英勇豪壮的气概,感动地流泪”。她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已充满了孙总理和廖党代表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殉国的将士,将因为你们而愈伟大;前线的战士,将因为你们而愈英勇;全国同胞,将因为你们而愈加团结;国际人士,也将因为你们而愈能主张正义了”。孙元良师长致函谢晋元说:“诸同志能服从命令,死守据点,誓与闸北共存亡,此种正义不拔临危受命之精神,余以全军将士同致无上之敬意。此役杀敌致果,实开震天动地之历史伟绩,我黄帝兆亿子孙,全世界百万后世人,必以血诚读此史页”。他们热情的话语表达了我军将士和我国人民对八百壮士的赞扬、支持和鼓励。
国际舆论也广泛同情和赞颂我军的英勇牺牲精神,一外籍人士署名“崇拜者”投书《泰晤士报》,热情歌颂八百壮士“为中国战士争光荣,为中国主权争保卫,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全世界的青年人均知此八百壮士为盖世的英雄,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将士,则视为军人之模范”。目睹孤军英勇战斗的租界军官甚为惊叹,赞赏“中国士兵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的精神”。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史摩莱少将说:“我们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从来没看到过比中国‘敢死队员’最后保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事了”。
孤军营中
英军当时答应,“负责掩护孤军撤退”,使“孤军由租界到沪西归队”。可当孤军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以与四昼夜血战一般大的代价──死伤30多人──营长杨瑞符就是在撤退时身负重伤的──进入租界时,立即被英军勒令收缴武器。孤军以“军人不能离枪”为由,拒绝缴械,双方形成对峙。这时,国民党政府还派人劝说孤军配合英军。可孤军的枪刚交出去,英军就将孤军押上车辆,送胶州路羁留。英军之所以轻食诺言,是因日军威胁租界当局:“如果准许孤军通过租界归队,他们将开进租界追击孤军”。
蒋介石怕西洋人,西洋人怕日本人,结果虎胆如斗,凛凛然视日军如鼠辈的“八百壮士”就这样不明不白,束手就擒,最终造成谢晋元的惨死和名振天下的孤军沦落为日军的苦役,大部分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入租界,原商定通过沪西返回部队参加战斗,不料租界当局屈服于日军压力,违背诺言,将八百壮
谢晋元与其部下的四名连长
士解除武装,羁留在胶州路星加坡路口(今余姚路)一块15亩的空地里,四周以铁丝网围困,派了“万国商团”的白俄兵看守,上海市民称此为“孤军营”孤军营住房十分简陋,下雨天满地泥泞,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在艰苦的环境里,谢晋元严格督促孤军励精图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早晨4时30分起床,5时至7时早操军训,8时由万国商团白俄队检查人数,9时吃饭,10时至11时30分上课,4时晚膳,5时至7时教练拳术或唱歌,7时30分至8时休息,9时就寝。早晚两餐组织官兵自办,以改善孤军生活。他带领战士平整场地,自盖房屋,逐步开办制皂、织袜、毛巾等工场,使战士学习技能,便于今后独立生活。生产收入除补贴生活费外,还捐款数千元,支援政府作抗战经费。他还积极领导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教拳、打球、唱歌,组织运动会。并亲率士兵坚持出操上课,以木枪练习瞄准刺杀,还举行升旗典礼,勖励全体官兵,“含辛茹苦,以待光明来临”。且时为文告,激励孤岛同胞,坚定抗战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