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杨小根的故事(2)
杨小根说:“今个后晌,俺听到西边枪声很密,弄不好,俺们团又和鬼子干上了。”村长赞许地拍了拍杨小根的肩膀。当晚,杨小根离开了汉口村,后经过两天时间,穿过敌人七八道封锁线、封锁沟,机智地骗过了敌人的盘问,终于回到了部队。
1941年秋,警备旅进行第一期建军时,杨小根被选为模范战士,第二期建军时又被选为模范战士。年底,他担任了班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5月,日伪军5万余人对冀中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变得非常严重。敌人碉堡、据点林立,公路密如蜘蛛网,到处布满了封锁沟墙,冀中的抗日武装遭到很大损失。这年底,为恢复抗日根据地和地方武装,从山里抽调了一批战斗骨干。杨小根就是在那时从警备旅调到冀中第六分区第四十四区队当班长的。随杨小根一起去的,还有战友黑大个子机枪手。黑大个子闹了好几天情绪,不肯去。原因是自己用惯了的那挺油光锃亮的机枪不能带走。杨小根劝他:“咱们都是共产党员,应该服从命令。机枪的事,到了那里再解决。”
黑大个子说:“我打听过了,那是个新恢复的部队,没有机枪,就是步枪也不够一人一支。”
杨小根说:“到了那里,打仗的次数多了,咱们可以从敌人手里夺枪。”
黑大个子点点头。他佩服杨小根。参军两年多来,这个瘦小的杨小根已经夺取了敌人4支枪和很多弹药、装备。
二人结伴来到第四十四区队。这个部队武器简陋,政治素质也需提高。杨小根利用自己到部队后学的文化来教同志们学习,用自己积攒的一点生活费帮助战士们买铅笔、纸张。无论谁有了思想问题,生活困难,他都诚心帮助,即便是“落后”战士,调到杨小根班里一些日子,也会变得好起来。在战斗骨干的帮助下,部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1943年春天,根据赵县据点里的“内线”送出的日伪军要出城抢粮的情报,区队立即在敌人必经之路高村设了埋伏。战斗打响后,发现敌人数量比情报上说的多,而且装备好。杨小根迅速扔出两颗手榴弹,借着烟雾第一个向前冲。有个伪军从咫尺远的茅草堆里猛地伸出枪指向他,生死关头,杨小根没有胆怯,而是大喝一声:“你敢开枪!”吓得伪军手直哆嗦。杨小根趁机上前用力一拽,将伪军连枪带人从草堆里拽出来,战士们深受鼓舞,吼叫着冲向前,敌人吓破了胆,四处逃窜。战斗形势由被动变为主动,到中午时分圆满结束了战斗。
这次战斗敌人损失惨重,意欲报复。1943年5月18日那天,杨小根在的第一大队第二小队单独执行任务,刚在赵县西村住下,就被携带3挺机枪、两门六○炮的200多名鬼子、伪军包围。小队长命令突围,杨小根把全班的手榴弹集中在自己的篮子里,头一个跳出土墙向敌人投掷。他不顾枪林弹雨,一边冲一边投,杀开一条血路,引导大家冲出包围。到西后村时,他衣服上被子弹穿了两个洞,帽檐也被炸飞了,满脸是土。
杨小根笑着打趣:“这下,我可有理由找管理员换帽子了。”
在西后村休息了片刻正准备吃饭,没想到宁晋县的日伪军百余名,携炮一门、机枪两挺、掷弹筒一个;大浩铺据点的百余名日伪军,携带机枪一挺、掷弹筒两个,同时从左右扑来。战士们放下刚端起的饭碗,立刻投入战斗。硝烟弥漫,爆炸声声,战士们顽强地坚守着阵地,直到日沉西山。小队长命令突围,杨小根再次要求担任突击组长,得到同意后,他率组员选择有利地形运动到村边,一阵猛打,撕开缺口,部队趁机突围。
杨小根率战士们冲出包围时,忽见侧翼3名伪军扛着一挺机枪逃跑。杨小根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我也不突围了,先把这挺机枪夺过来再说。”他转身就追,还大喝:“缴枪不杀!”战士张金兰一看班长去追敌人,也转身跟着追去。
敌人一看后面有八路军追去,吓得懵了头,一气跑出3里地。杨小根紧追不舍。敌人跑着,跑着,跑散了,杨小根死死盯着那个扛机枪的家伙。那家伙最后累得跑不动了,趴在一个坟头后“哒、哒、哒”开起枪来。子弹从杨小根的耳边掠过,他一缩脖子,顺势打了个滚,趴在另一坟头后大喊:“你他娘的不缴枪,我追你七七四十九天!”说着“叭”地一枪,差一点击中敌人的脑袋。这时,战士张金兰跑上来,杨小根要过一颗手榴弹举过头顶:“缴不缴枪,我可扔手榴弹了。”
伪军吓坏了,连忙举起两手求饶:“缴!缴!缴了枪,你们可要给我留条活命呵。”
杨小根说:“缴枪保你活命。放下枪,向后转走!”伪军照办了。杨小根跑过去抢过机枪,和张金兰一道押着俘虏直奔北封村归队。
转眼间,到了1943年底,冀中抗日力量不断壮大,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常主动出击。敌人龟缩进了县城和几个大据点,小股敌人不敢再出来“清剿”。11月24日拂晓,赵县日伪军300多人,突然把第一大队包围在马刀李村。为了防止战斗久拖下去,引来各据点敌人的增援,第一大队给予敌人大量杀伤后决定突围。杨小根和他的第六班再次主动担任突击组,冲在最前面。但是因为敌人火力太强,第六班刚出村就被打回来。杨小根仔细观察了敌情,将全班分成两组,成“钳”形攻击敌人一点,终于打开了缺口。冲出村庄后,战士郭欧成、任壮和学着上回班长的样子,奋力追击一个扛着机枪的伪军。杨小根和其他几个人在侧翼掩护。伪军跑出去百十米,就被杨小根一枪撂倒了。任壮和冲上去扛起机枪就往回跑。跑不多远,从远处冲出几个日本骑兵,边跑边射击,郭欧成、任壮和先后中弹倒下。杨小根红了眼,一跺脚,一溜烟似地冲了上去,端着机枪打出一梭子子弹,一个日军应声落马,其他的掉转马头没命地跑。叭在坑洼地里的日伪军朝他打枪,可是连杨小根的毫毛也没打着。杨小根选择有利地形,架上机枪,掩护战友把负重伤的郭欧成、任壮和抢救出来。
1944年,杨小根担任第二小队副队长,6月间在赵县城西傅家庄战斗中胳膊负伤,他休养了20多天,归队参加赵县河渠战斗。
河渠据点日伪军在固下村遭到游击队袭击后,败退返回河渠村。敌人刚到村边,杨小根和战士们一阵猛打,敌人懵了,缴枪的缴枪,被俘的被俘。可是还有三四个伪军躲在一个坟头后边用机枪扫射。杨小根带领几个战士冲过去,相距四五十米时被敌人火力截住了。这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炸了。刹时间黄泥四溅,烟雾腾腾。杨小根借着炮烟的掩护勇猛地冲了上去。他伸手抓过发烫的机枪,大吼“缴枪不杀!”同志们也趁机冲上去,敌人乖乖地当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