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最能看清一个人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而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如何,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他在生气时的态度。因为这些细小的言行,往往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和人品。教养,不是一个人读了多少书,,而是根植在内心的修养与底蕴,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教养,不只是表面干净得体的穿着,和看似彬彬有礼的举止。还有对人不分穷富美丑行君子之风,对弱者不分男女老幼行举手之劳。还记得当年那个轰动一时的“海归教授暴打环卫工”事件吗?事情的起因仅仅是环卫工在小区清理垃圾,不小心阻挡了教授正要出行的车。一时之间,这位教授大怒,对着环卫工就是拳打脚踢,并大声叫嚣:据说,这是一位海归教授,在国外工作多年,是千万级学科项目带头人。但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面对每天起早贪黑的环卫女工,一气之下,竟然大打出手以消怒气。有人说:一个人对待弱者的态度,往往是他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反应。面对一个手无寸铁的环卫女工,是选择绅士让行,还是挥出拳头,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里,到底住的是天使还是恶魔。真正有教养的人,不管生不生气,都能保有基本的素养,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和情绪。真正有教养的人,懂得善待他人,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谦卑和敬意。一天,他俩去小饭馆吃饭,隔壁桌坐了一位带孩子用餐的妈妈。吃了一会,女人就将孩子放在凳子上,自己去洗手间了。而孩子的妈妈刚好从厕所出来,见到孩子哭的场景,以为孩子被欺负,就大骂道:“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是你孩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你不问青红皂白就骂人吗?”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那样骂你,你为何不还嘴?”季羡林笑笑说:“和她争辩,事情只会越来越严重。她也只是爱子心切,不用太在意。”有人说:一个人在盛怒和利益受损时,最容易看出人品。人品这东西,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能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真实的感受到。那些在生气时依旧能为他人着想,给他人体面,保持良好修养的人,人品肯定不会太差。面对别人的过错,他们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最适当的方式沟通,而不是粗暴对抗。人这一生,人品好,运气才会好,路自然也会越走越宽。知乎上有个这样热门话题:“为什么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对陌生人的态度?”“因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关,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智商和情商,对不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素质和修养。”欧洲著名军事家亚历山大,在一次微服私访的路上不小心迷路了。于是,他礼貌地向军人问路:“朋友,你能告诉我回城的路吗?”军人叼着烟,头一歪,高傲地打量了亚历山大一番,然后很是傲慢地回答:“朝右走!”亚历山大又接着微笑问道:“那您能告诉我还有多远吗?”军人扫了亚历山大一眼,一脸不屑地答道:“一公里!”亚历山大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接着,军人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那你又是什么官?”猜着猜着,军人的态度由蔑视,转为谄媚,再转为惶恐。最后发现亚历山大居然就是陛下时,猛跪地上请求原谅。这时,亚历山大笑着说:“你没有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对于亚历山大礼貌且伴随微笑的询问,军人一直不耐烦,原因就是觉得对方身份比自己低。反之,高高在上的亚历山大,从始至终一直对军人保持着彬彬有礼的态度。那些平时看着绅士有礼,但一生气就变脸,面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就傲慢相待的人,我们一定要远离。有些人即便很生气,也懂得消解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问题。他们有着基本的道德和素养,不会嚣张跋扈待人,更不会用武力伤害他人。懂得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也是一个人人品的体现。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往后的日子,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容淡定,不急不缓,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净静,一个走南闯北,创业路上狂奔的90后,百万读者心中的暖心御姐。五官看似柔情似水,内心却是王者。来源:净物(ID:cystyle001)。读者经授权发布。主播:马小贤。希望可以用声音,温暖你,从此不再孤单。新浪微博:大明湖畔的马小贤;微信公众号:小贤夜读;QQ交流群:299295983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86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