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里,唐是个富有的黑人钢琴家,托尼是个落魄的白人混混,是个种族歧视者,但因为急需工作,成为了唐的司机。地位的不同和种族观念的存在,让两个人在最初的相处中矛盾重重。但是随着接触的增多,托尼慢慢改变了对黑人的看法,,一路上对唐照顾有加,唐也对托尼真心相待,在生活中帮助他,两个人最终成为了一生的挚友。心理学家跟踪研究发现,虽然友谊不是一报还一报的等价交换,但在长久的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正是“付出总有回报”。友谊既不需要奴隶,也不允许有统治者,友谊喜欢平等。好的友情,要懂得彼此关心,彼此尊重,把对方的付出用真心去回报,这样两个人才能在友谊的路上一直相伴而行。渴求平等是每个人的追求,哪怕是关系亲密如一家人,也需要平等对待。做父母的偏心,也会让孩子感到心寒。《安家》中的房似锦自出生起就遭受着来自家庭的不公平待遇。一出生母亲要把她丢到井里淹死,姐姐们抢她的食物,扔她的衣服。重男轻女的母亲对女儿从小打骂,对儿子却是视若珍宝。为了儿子的前途,让女儿辍学打工供养儿子,拿着女儿的钱去给儿子买房安家。来自家庭的不平等对待,让房似锦在这个家庭里,没有感受到半点的亲情之爱。来自家人的漠视和家庭的不平等,就如一把利刃,造成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受到如此待遇的还有宋丹丹和英达的儿子巴图。离婚后,宋丹丹带着巴图,英达也和后来的妻子有了小儿子巴彦。为了巴彦,英达付出了一切,花巨额资金送他去学冰球、陪伴他、带他上节目,到处夸耀儿子的优秀。自离婚后,便一次都没有看过他,甚至连电话都没打过一个。从小失去父亲关爱的巴图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害怕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长大后,当有记者问巴图对英达的看法,他表示说:“还是别聊了吧,而且我也没什么可说的。”“父母的偏心,最可怕的是会给孩子的一生都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
家本该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是孩子依靠的地方,但是父母的差别对待,却会让孩子在本应该享受爱的地方感到痛苦。父母的偏心,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痛,会给他们造成无法言说的伤害。在家庭中享受到爱,才能让孩子成长为更优秀、更健康的人。人或有高低美丑之分,或有富裕贫穷之差,但是,追求平等却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在一段关系中,任何人都值得被平等对待,只有平等了,这段关系才可能长久牢固。作者:有书攸攸南山,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86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