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位高考状元身份揭秘:每个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父母在奋力托举
高考成绩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边是有人遗憾落榜与心仪大学无缘,另一边是各省高考状元被曝光,名校纷纷抛出橄榄枝。
家长群里常有人说“别人家的孩子”,还有父母感叹天才无可复制。
但看了他们的相关报道,才发现这些状元、学霸的家庭教育,竟然出奇相似。
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
就像那句话说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只有小时候定型
后面的路才好走
今年的重庆高考理科状元很传奇。
她叫谢欣颖,理科726分。
3年前她是重庆中考状元,今年是重庆高考状元,还是截至7月25日已查到的全国二卷状元,传说中的“三元及第”。
被问到学习秘诀时,女孩的班主任说:“她的学习习惯特别好,让我都感觉很佩服。”
比如,她不刷题,不上辅导班,但上课时保证100%的专注力。
比如,非常注重细节。她写学习经验分享,不仅逻辑严谨,还会逐一校正错别字。
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
谢爸爸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根本没有培养过。
但这个“没有培养”,并不是两手一摊的撒手不管,而是从源头上的未雨绸缪。
谢爸爸说,为了培养她的阅读力,从她一岁多开始,家里就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等。
“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地,她自己看了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
女儿因此爱上了阅读,也逐渐养成了高效阅读的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5岁起就带她学习钢琴,最终通过了钢琴十级考试。
当然,学霸的养成是方方面面的。
逻辑能力、钻研能力、认真细致的习惯......这些好习惯,如果父母从小都逐一刻意培养,帮孩子去锻炼,那么即使孩子的天赋到不了状元的程度,相信未来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