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人情味”的荷兰人
一家人也说两家话
在我工作的那个驻外办事处,约翰内斯是唯一的荷方雇员,他待人亲切和善,处事礼貌周到,是大家公认的“暖男”一枚。可是一次家庭聚餐,却颠覆了我之前对他的印象。
那是我们第一次去约翰内斯家做客,不料抵达时却不见了女主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约翰内斯的太太伊莱娜去机场接两个朋友。半小时后,女主人终于闪亮登场,伊莱娜的“惊艳”之处不只因为她和我想象中一样美貌妖娆,更在于她回家后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递给老公十欧元的汽油钱。
睡一条被子的夫妇,连这么点油钱也要分摊,而且还要即时付费,这太冲击我的“三观”了,反观约翰内斯夫妇,倒是一派镇定如常,仿佛这是天底下最寻常不过的一件事。
后来我才知道,分摊家庭费用最早是约翰内斯极力主张的。在他们家,夫妻的经济完全独立,两个人各有各的账户,自己赚钱自己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他们也有一个公用账户,各项费用支出谁该支付多少,说得清清楚楚。据说两个月前,他们的大儿子斯托姆要进入一家有名的私立高中就读,学费就是按照四六的比例,由他们夫妇二人各自的账户支付的。
荷兰人认为再亲近的关系,也撇不开“规则”二字。他们习惯“丑话说在前面”,什么事都要先立下规矩,然后再谈其他。所以在荷兰,婚前财产公证是每个人举行婚礼前都必须履行的法律程序,没有人会让爱情冲昏了头脑。尽管听你的另一半说他的花园洋房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让人感到有点心寒,可是规则就是如此,大家都需要照章办事。在荷兰,男女分手时为了争夺家产而斗得一地鸡毛这种事是非常少见的。
凡事立字为据
2014年2月,一家国外网站做了一项调查,评选最有诚信的国家,结果荷兰入围三甲。这家网站在分析荷兰的上榜理由时,提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荷兰人或许是世界上最喜欢立字据的人,这可能也是迫使他们不得不讲究诚信的原因之一。在该网站所罗列的那些荷兰人的字据中,不但内容五花八门,而且很多还挺“没人性”,对于这一点,我的体会也非常深刻。
2014年春天,因为工作原因,我搬了新居。和房东签订合同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有些书籍他一时之间拿不走,想继续存放在房间里。虽然会占用一点空间,但他会少算我一些房租,这种互利互惠的事情,我当然不会拒绝。
不过,房东接下来的要求让我感到有点不近情理,他要求我必须写一份字据,保证不擅自搬动、翻阅、贩卖,甚至毁坏他的书籍,我一听就急了:我为什么要做那样的事?这不是怀疑我的人品吗?可是如果不立字据,这么低的价位,恐怕再难找到条件如此好的房子。无奈之下,我只得答应了房东的要求。
两个月后,由于洗手间的水管爆裂,房东留下的那些书籍遭遇“水淹七军”,损失惨重。我打电话通知他,还拿出了那张列有“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书籍损毁,相关损失由房东自负”条款的字据给他看,他苦着一张脸只得自认倒霉。这样想来,我还真要感谢自己当初签了那份字據,否则,纵使我有一千张嘴,恐怕也说不清楚了。
经此一事,作为受益方的我第一次理解了荷兰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立字据——虽然这件事有时会显得不近人情,但是白纸黑字就摆在那里,大家对话的时候也有据可依,不必做无谓的纠缠,为当事双方都减少了麻烦。
心意点到即止
荷兰人总给人隔着一层的感觉。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有些“寡情”。但事实上,他们的不近人情之处也大都能讲出自己的一番道理。
今年春天,我去埃因霍温出差,一位离职后嫁给荷兰厨师的前任同事邀请我去家中做客。原本以为可以尝尝大厨的精湛手艺,没想到吃饭的时候却有些扫兴:一张不大的桌子上只摆了四个盘子,里面分别盛放着牛排、沙拉、薯条和甜点。而且每样食物看起来都不是很足的量,,应该只是按照三人份来准备的,这让我每一次伸出刀叉都要费尽思量。
同事看出了我的迟疑,连忙解释:一般荷兰人并不轻易请客,如果请客的话,也都是算计好食物,准备出不多不少的量,这样就不会造成浪费了。
通常情况下,荷兰人很少求人,这似乎也是一种暗示,告诉别人最好也不要求他,但那并不表示他们不乐于助人。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貌似不近人情的荷兰人其实是爱心满满、非常富有人情味的。
男友的父母,在听说我的家乡今年夏天遭受了严重的水灾之后,像待女儿一样,牵着我的手来到一家华人社区,拿出一千欧元捐了出去,那份动心动情的样子,让我感动得阵阵鼻酸。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得到自己帮助的人到底是谁,但却把浓浓的“人情”传送到了万里之外,谁又能说这样的荷兰人没有人情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