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言,容事,容人
偶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这世上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吗?”
有人回答道: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感同身受更像是摸不着也猜不透的感觉,唯有彼此之间多一分包容,才能体会到人情的温暖。”
深以为然。
毕竟,比起被理解来说,能够被包容,,才更能体会到生活还是有诸多体贴与温柔。
容言
很多时候,言语确实伤人,但能够不在意,不介怀,心情就不会受到破坏。
不在意的背后不是隐忍,不是懦弱,而是有一颗能够容言的心。
李叔同曾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的确如此,与对方在言语上争个高低,实在是让人难堪,争赢了会说我们没气度,争输了自己更加过不去这个坎,又是何必呢?
大学士苏轼嘲笑佛印打坐像一摊牛粪时,佛印诚恳回答道:“我觉得你很像一尊佛。”
被羞辱反而能够真诚夸赞别人,说明心里毫不在意。
容忍对方的言语,不和对方纠缠,并不会输了气势。
因为容忍言语的同时,会让周围人对你投去深感佩服的目光,无形中就增加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收获了内心的坦荡。
作者:诗词君,于光亮未起时出发,向阳而行,以心声写心声,以拙笔造梦华。来源: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500万人的诗意生活倡导者,每早六点,与你相约。
作者:诗词君,于光亮未起时出发,向阳而行,以心声写心声,以拙笔造梦华。来源: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500万人的诗意生活倡导者,每早六点,与你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