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书本 感受书香

张全义字国维简介

张全义字国维简介

张全义字国维(公元852年—公元926年),濮州临濮人(今山东鄄城西南)。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唐亡后,在后梁做官,主动请求改名,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归降后唐,为讨好新朝,去后梁所赐名,请准恢复原名全义。...[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志和简介

张志和简介

张志和字子同(732年—774年),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张...[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继简介

张继简介

张继字懿孙(生卒年不详),汉族,湖北襄州人(今湖北襄阳)。唐代诗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议潮简介

张议潮简介

张议潮(799年一872年),汉族,沙州敦煌人(今属甘肃)。张氏世为州将,父张谦逸官至工部尚书。张议潮曾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议潮既留居长安,即以族子淮深守归义军。咸通十三年(872),议潮卒。...[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柬之简介

张柬之简介

张柬之字孟将(公元625年-公元706年),汉族,唐朝襄州襄阳人。后任宰相。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复辟唐朝。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不久,遭武三思排挤,被流放边疆。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简介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今属江苏扬州),初唐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存诗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详情]

18年01月03日

执失思力简介

执失思力简介

执失思力,突厥人,唐朝将领。原是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属下的酋长。贞观年间,护送隋萧皇后归唐,被任命为左领军将军。贞观五年(631年),尚高祖第八女九江公主,任驸马都尉,封安国公。后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巂州,公主求削封邑,与夫同行。龙朔年...[详情]

18年01月03日

朱泚简介

朱泚简介

朱泚[读音: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人(今北京昌平南),唐朝中期将领、叛臣。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朱泚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帝,国号秦,年号应天。兴元元年(784年),改国号为汉,年号天皇。不久,李晟收复长安,朱泚逃往泾州,因泾原节度使田希鉴...[详情]

18年01月03日

后梁太祖朱温简介

后梁太祖朱温简介

朱温(公元852—912年),宋州砀山人(今安徽砀山)。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自行称帝建立后梁后又改名朱晃。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详情]

18年01月03日

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字辅机(公元594年-公元659年),河南洛阳人,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任宰相,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父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永徽六年他和褚遂良反对立武昭仪(见武则天...[详情]

18年01月03日

郑畋简介

郑畋简介

郑畋(tin)(公元825年-公元883年),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末年大臣、诗人、僖宗朝宰相,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唐僖宗即位后,郑畋被召回朝中担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成为宰...[详情]

18年01月03日

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简介

长孙皇后(文德皇后长孙氏)简介

文德皇后长孙氏(公元601年3月15日—公元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称长孙皇后,河南洛阳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葬于唐昭陵,谥号文德皇后。咸亨五年...[详情]

18年0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