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泚简介 2022年3月作品番号
朱泚简介番号更新时间:2022年3月;
朱泚个人资料
本名:朱泚[读音:cǐ]
别名:硃泚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唐朝
所处时代:唐朝中期
出生地: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
出生日期:公元742年 逝世时间:公元784年
职业:将领、叛臣、皇帝
国号:秦、汉
年号:应天、天皇
成就:率先到长安朝见天子;泾原兵变时被拥立为皇帝
代表作品:《遗弟滔书》
朱泚简介
朱泚[读音: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人(今北京昌平南),唐朝中期将领、叛臣。
朱泚原为幽州将领,先后效力于李怀仙、朱希彩,后被部下拥立为节度使,上任后改善幽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先派朱滔领兵入关中参与防秋,又亲自到长安朝见,并留居长安。唐朝先后任命他为陇右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等要职,加封中书令、太尉。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朱泚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帝,国号秦,年号应天。兴元元年(784年),改国号为汉,年号天皇。不久,李晟收复长安,朱泚逃往泾州,因泾原节度使田希鉴闭门不纳,只得继续西逃。在逃到彭原西城屯时,被部将杀死,时年四十三岁。
朱泚生平简介
朱泚,唐德宗时叛将。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朱泚初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怀仙部将。朱希彩取代李怀仙后,朱泚又得朱希彩的信任。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朱泚为留后,朝廷即授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九年,他入朝以示恭顺。自安史之乱后,河北诸帅皆拥兵不朝,故朱泚至长安时,士民观者如堵。朱泚赴京师,以其弟朱滔留管州务。不久,他察觉朱滔有自立野心,遂上表请留京师,代宗命他统领汴宋、淄青防秋兵以防吐蕃(吐蕃多乘秋高马肥的时候,出兵进扰唐朝边地,这时藩镇多遣兵助防,名防秋兵)。十一年,朱泚加同平章事,出屯奉天(今陕西乾县)。十二年,代李抱玉为陇右(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德宗建中元年(780),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将刘文喜叛,唐以朱泚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讨平之,以功加太尉。
建中三年,其弟朱滔谋反,使人携带密书与朱泚计议,中途被获,朱泚被软禁在京城。时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叛,攻襄城(今属河南)。四年十月,泾原军奉命往救襄城,路经长安,因赏赐菲薄,军士遂挟持节度使姚令言哗变。德宗仓皇逃往奉天,叛军迎朱泚为主,史称“泾卒之变”。朱泚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次年正月,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朱泚亲率军队围攻奉天,未下,而唐将领李怀光、李晟等救援朝廷的军队已逼长安,朱泚被迫解围,退守长安。不久,李怀光亦叛,与朱泚联兵,乱事扩大,德宗复奔梁州(今陕西汉中)。直至兴元元年(784)五月,李晟等军才攻克长安,朱泚逃往宁州彭原县(今甘肃庆阳西南),六月,为部将梁廷芬等所杀。贞元元年(785)六月,朱滔病死;八月,李怀光亦兵败自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22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