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2」进入到最后的赛程,除了在舞台之上欢唱的一支支乐队之外,在镜头之外的节目组工作人员,同样为节目的顺利播出付出了非常多。在「乐队的夏天2」的录制现场,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给观众一种很欢快的工作氛围。他们会以非常轻松的方式调动观众气氛,让录制效果更好的呈现。同时他们又追求绝对的真实,在录制现场我们看到的是没有刻意的节目编排,而是专注于追求音乐的完美呈现以及综艺节目绝对真实性的节目组。
本次关于「站在幕后的他们」策划的拍摄,我们邀请到「乐队的夏天2」主创团队,他们站在不同角度审视节目和乐队,以专业且诚恳的态度对待节目。拍摄的过程轻松且愉快,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聚光灯不曾照在他们的身上,但是不得不说「乐队的夏天2」节目组的小伙伴各个欢脱有趣,因为他们的专业的态度和爽朗的笑容,让站在幕后的他们,也自带光芒。
请向「SIZE潮流生活」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吧。
李楠楠:作为《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制片人,主要是带着整个团队完成项目,从内容制作到宣发到商务都需要兼顾,但最重要的是,和团队一起并肩作战,完成挑战。
王雪:我在《乐夏》的工作主要负责舞台呈现,组织现场所有工种的老师们,完成每一首歌的设计和呈现,表现乐队的音乐魅力和人物风格。
陈雨璇:我在乐夏负责人物组,工作主要是挖掘梳理乐队的故事,了解每一个乐手,最终通过真人秀部分展现出来。如果有一些乐队人物被大家记住和喜欢,就是我们最幸福的事情了。
周宗政:大家好,我是周宗政,在乐夏参与负责内容策划、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等。
说一个这一季的制作过程中最难忘的时刻/故事吧。
李楠楠:应该是有一次在后期审片的时候,看到重塑和苏运莹,福禄寿与李云迪的合作舞台,突然冒出一个感受:「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呀?这样「出格」的舞台观众真的能接受吗?」这种奇妙的、刺激的又带着惊喜的感受让我意识到,一个是乐队的能量和可能性真的很大,另一方面乐夏在尝试一件主流审美以外的事,或者至少是别人没做过的事,不得不说内心还是有一些鼓舞的。
王雪:在霹雳合作赛环节,joyside 和 miumiu 合作,歌曲 demo 给到导演组后,一听见 miumiu 的声音,整个人就化了。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做一个童话一样的舞台给他们,用了星星元素,把干冰做成云彩的效果,像是一个睡前的晚安故事。我记得最后正式演出的时候,因为各工种老师都很投入,特效老师铺了平时 3 倍的干冰,屏幕升起来之后,主唱边远几乎淹没在云海里哈哈,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
陈雨璇:回想了一下,最难忘的时刻都和五条人有关,大概是因为他们真的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荒谬记忆」哈哈。第一赛段他们临时换歌的时候,我的大脑有大概 30s 的空白,一时无法理解是发生了什么情况。30s 之后,我们的工作群就「炸」了,七嘴八舌讨论怎么办,这种状况在我们做节目的经历当中可以说「史无前例」了。还想分享一个我非常喜欢也难忘的地点:乐队采访间。从最开始的拘束紧张到后来的沟通自如,从正经的对谈到天马行空的玩笑,乐队们也在这里发生着变化。正片的时长是很有限的,但其实采访间产生了大量的素材,包含着每个乐队每个成员的喜怒哀乐,很珍贵。
周宗政:最难忘的时刻有一次周迅在采访结束后问我们,节目赛制都是谁想的,同事跟她说了是我设计的,当时迅姐就装作要打我的样子拍了我后背一下说,「坏人,为什么要 1v1 淘汰」,我当时没想到迅姐如此投入,真情实感的在为乐队们紧张,说实话,惊讶的同时还蛮感动的。
在面对第一季的大获成功后,这一季是否会压力更大,在节目开始筹备的初期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李楠楠:当然会更大一些,高预期永远是一件令人压力倍增的事。第一季乐夏得到了大家很多认可和好评,我们很感激,但是大家对节目的要求和期待也会更高。而去靠近复制第一季的所有的「好」,没有创新,显然也不会令观众满意。所以这一季我们策划的在前期最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要把第二季当成一个新节目来做。在了解和筛选乐队、策划主题、设计舞台等各方面都投入了更多时间精力。毫不避讳地说,我们想呈现和第一季不一样的面貌,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群来看节目,所以做了一些创新的、实验性的尝试,包括推演新的赛制、设计新的表演主题、讨论邀请跨界的演出嘉宾等。而这一季的确有很多新的用户进入了乐夏的受众圈,这点也值得欣慰。
王雪:压力非常大,一是乐队对这个舞台的期待,一是对自己的要求。我跟我们的秀导聊到这一季的压力,去年如果做到 100 分的话,如果今年也做到 100 分传达到观众可能就只有 80 分,得尽量做到 120 才行。今年无论是灯光的数量和技术都有更新,灯光老师说,刚从灯展买来的新型灯就用到节目里了。vj 就更不用说了,最新学到的各种技术手段都运用在这一季节目里了。
陈雨璇:压力非常大。从去年第一季结束后,导演组成立了一个乐夏 2 小分队,开始去各个城市找乐队。好几个月里,几乎每天都在各地的 livehouse、酒吧看演出,为的就是找到更多新鲜的、独特的、优质的乐队,后来遇上疫情,整个选角和沟通过程也拉得很长,我们的人物导演三天两头「骚扰」乐队,群采、单采,电话采、视频采,各种方式的采访反复搞,真的是把乐队每个成员的「前世今生」都挖了个遍,这些前期工作为我们呈现人物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证。有乐队说来乐夏就像是做「心理咨询」,在采访中发现了以前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许多过往不曾表达的情感和想法,也通过采访向成员们坦诚地说出来。
周宗政:这一季压力肯定是更大的,所以前期准备工作花的时间精力也更多,比如这一季每一支乐队以及很多最终没入选的乐队,我们导演都会去听和感受他们的现场,那一段时间基本上北上广深长沙成都武汉天津遍布着我们的导演,不希望错过任何一支乐队的表演。拍摄视频回来和整个导演组一起看,仔细讨论和分析。在整个节目的策划方面,导演组也基本把近些年所有的大型舞台秀的视频都反复看了几遍,积累灵感,只为了能呈现更好的舞台。
是否会上网看观众的反馈,有没有哪些网友对节目的留言或评价,令你印象深,原因是什么?
李楠楠:观众的反馈,我们主要看重两个方面,一是用户行为数据;每一期节目播完之后会看爱奇艺平台提供的绿镜曲线,曲线会记录观众观看行为何时跳进何时跳出。这样大数据结果,参考价值很大,因为行为比语言更准确。例如数据会显示真人秀与 talking 的跳出率就是高,后期就会因此作出调整,在维持内容密度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时长。另一方面也会关注网友的评论,可能这次收到最多的评价就是「这一季不摇滚了」。我很明白大家的感受来源,第一季的乐队的确更多的是标准的「摇滚乐」,四大件的配器,音乐歌词也相对简单直接带劲,很容易感染打动人。但是第二季的乐队的音乐风格非常多样,更非常规和先锋一些,情感表达并没有那么直接,可能接受就需要多一点时间。但这也是第二季之所以可以是一个全新的节目的原因,是不同的乐队带来的不同的生命力。
王雪:几乎几天就会去看,今年因为关注节目的观众更多了,大家对我们也有更高的要求,有很多很中肯的建议,我相信观众们都是因为喜欢这个节目,有特别的期待,才愿意花时间看节目后提出自己的看法。看到了好的评价就心里暖一下,批评的就调整呗!
陈雨璇:看了,会留意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比如有网友评价说叙事和故事太多,用力过猛。我们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评价,参考一些好的建议调整我们的后期。我们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导演的自嗨,如果没有让观众看到精彩的内容,一切的努力就没有了意义。
周宗政:其实这一季会看到很多批评,不得不说,乍看之下还是会觉得有点难过,虽然其中有很多误解,不过冷静下来细想,愿意批评你的观众是用心看了节目,给出的反馈,他们也希望节目能更好,我们其实都有看到,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还是会认真看大家的反馈,并且吸取好的意见。另外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福禄寿《玉珍》这首歌在 QQ 音乐上收到的评论,很戳泪点,被打动的人很多。
李楠楠
关于节目价值
最近各大音乐节被乐夏上的乐队「承包」,怎么看?
很开心,乐队们能被大家看到、被市场认可,参加节目后生活状况变得更好,我们很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虽然这不是我们做节目时的核心目标,但至少说明《乐夏》这个节目在做一件好事,我自己个人也很欣慰。
作为创作者,怎么评价这一季节目,成功/突破之处和遗憾之处分别是什么?
第二季的核心可能在于,突破,创新和尝试,为今年乐队本身的艺术性和先锋性比较突出,尤其是一些年轻乐队,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就显得比较小众,所以我们也根据这样的情况设计了一些内容形式,利用一些大家熟悉的元素建立乐队和大众的联结,以此带来冲撞刺激和激发新的火花。
遗憾可能就是有的尝试不够完美,观众乍一下接受度并不太高。但作为创作者,你的节目就是唯一的答卷,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我们会督促自己在未来做得更好。另外一个感性的遗憾,可能是一个夏天、一季节目时间太短,不能好好展示每一支乐队的可爱之处。节目结束要跟他们分开了,也许今后不会这么常见,也会有些伤感。
面对关于节目的争议话题时(比如乐评人、改编歌曲),内心是怎么想的?
这一季节目和乐队受到的关注很多,大家的期待很高,出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会有不同的评价,这些我们从来都不抗拒,因为喜欢和不喜欢永远是伴随而来的。其中不乏有很多中肯理性的批评,我们是欢迎的,因为这会帮助《乐夏》变的更好。但我必须坦诚,一些误解而带来争议有时的确会给团队带来负面影响,但这样的影响很快就会消解,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心里相信我们是在做一件好事,中国有大量优秀的乐队值得被看见,我们能在其中有所贡献,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王 雪
关于现场表演
这一季在声音、视觉、舞美方面做什么特色升级吗?是希望呈现出怎么样的效果?
在去年的高水准基础上,今年硬件方面都进行了技术升级,无论是金少刚老师的声音系统,还是灯光舞美的设备条件和创意构思,都又提升了一个台阶。歌曲和舞台的设计在满足音乐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高表现乐队的调性特色和人物风格。希望每一个舞台都有一个记忆点能够留在大家心中吧
关于视觉设计、舞美之类的方面乐队会有自己的意见吗?有没有遇到什么沟通困难?
大部分都很顺利,乐队对一些歌曲特别有自己的想法都会提前与我们沟通,我们双方一起讨论出最好的方式。乐队一般会有一些特别具体的想法,我们的整个包装团队也会参考乐队的想法,再在此基础上发展。举个例子,第二赛段 haya 改编《Papillon》这首歌,就想要一个蝴蝶在舞美里,我们相应设计了「丛林」的场景,显得神秘梦幻一些。然后在歌曲的最高潮段落加入一个水晶蓝蝴蝶的效果,在歌曲的整个情绪上再推进一层。
重塑的最后一首歌,华东原本希望黄锦最后的出场是从观众中间穿行,,营造一种仪式感。不过由于现场的条件限制,我们的观众席比较窄,且观众的不可控性,预判拍摄起来未必会好看。最后调整为从舞台后区一步一步走到舞台前区,在鼓声一层层推进中,结束在观众面前。这个地方金老师也做了设计,鼓的声音会由远及近,有小变大。当然最后结果华东和重塑的大家都是喜欢的。
推荐一下这一季印象深刻的秀吧?
太多了,其实这一季的舞台,导演组对自己的要求是努力做到每个秀有一个记忆点。我个人很喜欢的有大波浪的裸眼 3d 效果的 vj,我们的视觉团队尝试了很多次,包括底层网格的密度是多少才能既满足字体的突出又不会过密。野孩子的两个舞台《黄河谣》《竹枝词》,都用了道具置景,这两个舞台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深沉一个平静。
从第三赛段开始,乐队数量少一些,准备时间更充分,每一个舞台都花了更多心思琢磨,比如达达乐队的《再见》,用灯光结构组成了一个凝视着镜头的大眼睛,呼应歌曲带来的意象和情感。还有重塑的最后一首歌,根据歌曲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受,设计了一个仪式感很强的灯光造型,我们和乐队都非常喜欢,整个包装出来会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我们现场彩排的时候,金老师跟华东开玩笑:「这首歌可以直接拍 mv 了」。
陈雨璇
关于乐队
玩乐队的人一直被大家认为比较「难搞」,有了上一季的经验,这季过程中和乐队的沟通上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觉得谁最「难搞」?
确实这一季的乐队没有很「难搞」,因为有了第一季的基础,大家都相信我们不是「坏人」,然后也没有恶意,所以整个沟通容易多了。如果真的要说有挑战的地方,是重塑吧,因为他们就跟大家在节目中看到的人是一样的,有很多自己的规则和方式是不能被轻易打破的,比如他们歌曲的时长都是超长的,有十几分钟的歌,他们也从来不会去改编别人的歌,更没有尝试过和其他艺人合作表演,所以在前期给导演们说了很多很多的限制,那时候我们觉得挺头痛的。可是在节目进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他们也在不断的去突破自己原有的习惯,然后也做了很多让大家都很惊讶的作品出来,虽然最开始觉得很「难搞」,不过好在都是好的结果,过程也蛮有趣的。
通过节目可以看到乐队们在第二现场有时候是很活泼的,互相串座聊天、看表演的时候很嗨,在现场会不会觉得很难控制很头疼?
可以说是「又好笑又头大」,记得第一次录制的时候,因为乐队们彼此都不太熟悉,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气氛很冷,我们都急坏了,所以几个导演就冲进去,然后带着大家做一些可能在乐队眼里很荒谬的热身活动,比如健身操,喊着口号「给你左边的人捏捏肩,给你右边的人捶捶背」之类的,乐队们还挺配合地跟着做起来,看到酷酷的乐队做这些动作,突然又觉得蛮好笑的,有些反差萌。「头大」在于第二现场的乐队们都很「多动」,一到开机录制的时候,就不停地要出去溜达、上厕所,不管我们多勤快地去「抓人」回来,永远都坐不齐(叹气)。
特别典型的有三个「捣蛋鬼」,五条人的仁科,永远在沙发上睡觉,pd 不停地要去叫醒他;另外一个是 joyside 的刘昊,他们乐队的沙发简直成了第二现场的「school」(刘昊经营的酒吧),录制的时候都会悄悄带酒来,然后其他卡座的乐队就跑到他们的卡座来喝酒,搞得整个第二现场都是酒的气味;最后就是达达乐队的彭坦,他就是那种像小朋友一样就很喜欢在二现场大喊大叫,有时候其他乐队在主现场唱歌的时候,彭坦突然间就跳起来了,跟着甩,然后从沙发区的左边一直甩到右边,像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又让人忍不住想笑。
和那么多乐队接触下来,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我觉得这两年和乐队接触下来,给我最大的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乐队不管外在形形色色的样子,他们内心其实都非常的单纯,而且成员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和连接,他们都把彼此认作是最亲近的人。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乐队因为一些小小的事情争执、吵架,闹不愉快,但是他们毫不避讳,可以很坦然的把这些东西放到台面上来讲,之所以能够对彼此发脾气、闹情绪,其实因为他们是彼此最最亲近的家人,只有和家人才敢这么放肆,比如说我们看过 joyside 的成员吵架,然后互相拉黑退群,可是第二天他们就自然和好了。乐队这种吵也吵不散的关系很奇妙,又很让人羡慕。
周宗政
关于节目赛制
设置改编赛、霹雳合作赛、乐队合作赛的目的?
改编赛的目的其实和上一季是一样的,我们希望能有更多耳熟能详的歌曲拉近乐队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能完全变成乐队的风格,是我们特别期待看到的,且事实证明乐队们完全做到了。这一季选择的歌包看起来比上一季难度有一些升级,我们也希望能通过不同类型的歌曲激发乐队的潜力,这其中还看到了乐队的态度和个性,结果是很超出预期的。
霹雳合作赛的初衷其实是希望能够通过外部刺激来让乐队爆发出更多的能量,且我们这次选择的霹雳嘉宾实际上非常跨界,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化学反应也更加丰富,确实由于不同霹雳的加入,让乐队的原本的舞台有了意想不到的元素和呈现,乐队自己都发掘出一些以往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能领和本领,比如重塑是可以加入像苏运莹一样「自由的鸟儿」。
乐队合作赛是这一季全新的一个玩法,实际上上一季我们也曾经策划过相同的玩法,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没能最终实现,所以这一季我们也希望努力促成,对于乐队来说,乐手们的技术实际上是有很强的兼容性的,且乐队之间风格习惯的碰撞,也能凸显每个乐队自己不同的风格和性格,作品的展现的能量也将会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实际播出来看,五首作品从现场呈现到音乐编排,都有很强的记忆点,不得不再对乐队们竖起大拇指。
这一季在赛制上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觉得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这一季赛制最大的改变其实一定程度上更兼顾了大众性,也相较上一季有了更大难度上的提升,比如歌包的设计和合作赛的玩法,都希望能激发乐队向内的动力以及向外有更多的延展,毕竟本季乐队的风格更加多元,很多小众音乐风格也走到了比较后面。现在像重塑,大波浪,甚至mandarin、福禄寿这样的乐队都有好作品被大家传播和喜欢,我觉得赛制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所有东西都不会是完美的,我们希望在摸索和尝试中做得更好一点。
霹雳合作赛那一轮请到了很多跨界的艺人来和乐队合作,请完全和乐队文化没有关系的艺人来表演舞台会有担心吗?
其实很多霹雳嘉宾看似和乐队文化没有关系,但是他们各自在音乐上都有自己喜爱的风格和元素,其实各种元素都有交互和融合的可能性。不过,如果说完全没有担心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内容在没有呈现出来之前,一定都是让人焦虑和忐忑的,但是这种焦虑和忐忑其实是一个做内容的人的正常心流反应,因为意外才是最好的内容,同时,能支撑我们信心的真的是乐队自身强大的风格特色和潜能,所以才最终决定要做霹雳合作赛这个形式。
Stylist & Text / Lois
Photo / 李媛
Make Up & Hair / 曼丽
Desgin / Donna
Assistant / Milk
从什么时候开始,「家装」成了时尚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副业?
火星上种着的「土豆」,在今年秋天迎来了丰收
联名「超跑」,会成为下一个热门时尚品类?
Howie Lee :: SIZING UP
(点击原文链接收听)
青山周平 :: SIZING UP
刘雯 :: SIZING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