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海谈了6年“恋爱”,这个90后老男孩用10万张照片治愈数千万人(2)
我们身处蓝色星球,世间万物相互联系、渗透,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爱蓝色,人生飘忽不定,令我没有安全感,但这种色彩源源不断地带给我希望。
事实上,在陕北黄土高坡窑洞长大的他,整个青少年时期从没有见过大海,对于大海的想象仅局限于电视画面,“蓝得很清澈,夹杂着淡淡的海盐味,波光粼粼让人睁不开眼睛......”
20岁之前,他的人生多半是灰暗的。说话口吃,连讲完一句完整的话都困难,很多不幸被动地降临到头上。
高一那年他因成绩差对未来一片迷茫,想着以后去当个厨师。高二偶然接触到绘画,他从中找到了自信,也考上了很满意的大学,但仍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直到大学选修了一节摄影课后,他的世界顿时明朗起来,无从排解的情绪终于有了感知的出口。
当工作来到厦门第一次看到海时,他更是颠覆了以前对海的认知,那一刻感受到的只有敬畏。原来人与自然之间,真的会有情绪感应。在大海面前,人是如此渺小,所有的烦恼都不值一提。
摄影和大海,对于他而言就像是一个即将溺水的人抓到一根求生的浮木,未来顿时柳暗花明。以至于他把户口从陕西迁到厦门,一度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待在这座城市。
残酷的现实是,把爱好当成谋生的职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困苦时,他拍摄日薪只有100多元,有段时间吃泡面度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没有物质基础谈何理想?身处谷底时,他想过很多次放弃。但摄影似乎早已成为他的本能,无视本能的欲望难道不是对自己的一种背叛么?
挣扎过后,他决定离开厦门去上海谋求更广阔的发展。遭遇创作瓶颈和低潮期时,他整整一个月灵感枯竭,焦虑沮丧失眠暴饮暴食,把自己关在屋里一遍遍揉碎再重塑自己。
日本摄影师筱山纪信的一段话,让他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