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中心评广播电视节目网上传播:把牢导向、管好流向、树立志向
广播电视媒体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不能为网上杂音、噪音、负面舆论提供谈资、话题和源头,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方向、主流价值方向、高尚道德取向和健康审美风范,管好节目流向、关注网上播出动态,以更有力的姿态占领新媒体主阵地。
好节目上网,观众喜闻乐见;烂节目上网,观众吐槽诟病。近期,便有这样一些烂节目上了网:某地面频道一档情感调解类栏目选题集中于“干爹出轨干女儿”“妻子罹患肺癌,丈夫出轨闺蜜”等边缘情感话题,过度展示不正确的价值观。节目在国内某大型视频网站汇聚播出,每期点击量超过200余万人次,网民纷纷评价“奇葩”“毁三观”。某卫视一档早已停播的综艺脱口秀栏目,片中女嘉宾与主持人“亲吻”的视频依旧在网上疯传,引发舆论批评。烂节目上了网,不仅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天朗气清,更破坏了广播电视媒体的良好形象。
当前,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融合步伐正在加快。广播电视节目通过电视端、电脑端、手机端等渠道,与新媒体无缝对接、同步传播,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结合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优势,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根据有关机构统计,广播电视节目依然是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原创内容的主要来源;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仍然有着较强的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既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
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从相“加”向相“融”迈进的过程中,形式喜人,也形势逼人。一些烂节目上网,引发二度炒作、N次传播,甚至演变成网络舆论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烂节目播出后,观众通过网络平台表达批评意见,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比如,家庭纠纷调解栏目本应以“调解百姓纠纷、营造和谐社会”为宗旨,却选用离奇个案,展示畸形丑恶,看似为百姓排忧解难,实则贩卖生活悲剧,博取收视率。还有一些栏目故意制造“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拜金狂言、男演员同性绯闻、明星奢华婚礼等话题、噱头,用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来吸引大众眼球,提高节目关注度。
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正发生着一系列化学反应,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广播电视媒体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就不能为网上杂音、噪音、负面舆论提供谈资、话题和源头,就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方向、主流价值方向、高尚道德取向和健康审美风范,要管好节目流向、关注网上播出动态,以更有力的姿态占领新媒体主阵地。
把牢节目导向。导向是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命线,必须把准把牢。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新媒体也要讲导向。“广播电视节目上哪儿,导向就要覆盖到哪儿”。时下,传统媒体制作班底为新媒体播出平台重金打造节目,电视节目主持人试水“网综”等“跨界玩法”在业内风行,但同一班底制作的节目,电视上播出好评如潮,网络上播出却受到舆论批评;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荧屏前形象端庄,上了网综就“污力滔滔”。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把牢节目导向。新媒体和电台电视台节目在内容呈现方式、话语表达方式上可以不同,但在导向把关、尺度把握上要坚持统一标准。导向管理要贯穿始终,要全流程全覆盖。
管好节目流向。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的宝贵财富。广播电视媒体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好节目网上传播,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另一方面要坚持肃清烂节目网上传播,维护网络风清气正。由于互联网“共享”“互联”的特点,广播电视节目的网上传播具有主体多元化、渠道多样化、方式复杂化等特征,广播电视节目的网上管理更为复杂,做好它,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改进,在迎接挑战中锐意创新。做好节目流向管理,还要关注节目网上传播动态。“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广播电视节目在老百姓当中有着很高的关注度,要让互联网成为了解节目评价、接受网络监督的新平台,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树立节目志向。“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广播电视媒体要理直气壮地以“走向网络空间,占领新媒体主阵地”为志向,把握新媒体发展方向和传播规律,发挥广播电视内容优势,在融合中焕发生机活力,创作更多既有互联网基因,主旋律又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清流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好节目永远比烂节目更值得观赏。广播电视媒体要把牢节目导向、管好节目流向,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不断壮大巩固广播电视主阵地,画出最大同心圆。
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