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不裹浴巾的吴彦祖(8)
燃点、爽点,看起来都齐了。
然而。
Sir不得不说,《除暴》仍是一次对港片的背叛。
《除暴》有意延续港产片双雄戏的传统。
可惜,双雄从始至终都没人立起来。
钟诚,人如其名,忠诚于自己的事业。
一出场就是撕牛皮癣。
看着警察标语的广告牌被贴满了告示,他二话不说,一张张撕下来。
面对同事的鲁莽行事,他会上前教育,批评她过于冒险。
而面对犯人,他又是义无反顾、谨记着“咬死不放”。
工作上,他是绝对敬业,生活上呢?
电影安排了一场教女儿功课的电话戏。
为什么要在父亲通勤时询问作业?母亲呢?电影里并没有交代。
而钟诚没有戴结婚戒指的细节,似乎在暗示,他是一个没有家庭的工作狂。
在以前的港片里,我们很少看到毫无牵挂的警察,哪怕有,也是被迫。像钟诚这么一位纯粹的角色,观众有的只是敬佩。
反而张隼这个人物,着墨还多些。
他是个悍匪,也是个孝子。
相比于他和工具人妻子十来分钟的感情戏,他跟母亲的关系,反而更能成为他行动的动机。
比如他每次杀人之前,都向别人收集笑话,为的是回家说给妈妈听。
母亲是怎么失聪的?父亲在哪里?为什么儿子总想逗她一笑?张隼这个孝子是怎么成为恶魔的?
相比于《新警察故事》受到父亲PUA,从而走上极端人格的阿祖,张隼的留白处实在太多。
按照导演的说法,其实原片有3个小时,但为了凸显双雄的对峙,剪掉了人物关系。
这直接导致了警察过于脸谱化,悍匪面目模糊。
受审查所限,这几乎是所有内地警匪片的通病。
别误会。
Sir不是要把所有“锅”丢给审查。
就拿《除暴》结尾来说。
都知道,内地拍片坏人不可能逍遥法外。
落网的张隼,被拖上刑场,执行枪决。
此时Sir清楚地记得电影给吴彦祖的脸来了一个大特写:
让他“演”恐惧、悔恨、惊慌。
吴彦祖再一次搬出《新警察故事》里最后的表情,且这一次更扭曲,更复杂。
不同的是,Sir这次内心没有一丝波澜。
你不知道对他应该同情,还是心酸,还是愤怒……
你不知道他的恐惧和悔恨从哪来——
一代枭雄,他怕死吗?
失去所有亲人兄弟后孤注一掷与警察肉搏,输了,他后悔吗?
这个镜头只有一个目的:
将他作为一个罪恶符号发起审判。
而这种“审判”,却是漠视个体的。
同样境况,8年前的杜琪峰也遇到过。
银河映像2012年“北上”,《毒战》。
杜琪峰也拍双雄,孙红雷+古天乐。
反派也是最终伏法(虽然古天乐曝出有双结局),被执行注射死刑。
不同的是,杜琪峰到最后一刻,依然没有放弃角色作为“人”的尊严与欲望。
古天乐的身体被插上针管,毒素慢慢推进体内。
此刻他的嘴却不停地说着自己知道哪些毒贩还逍遥法外,饶他不死,他可以全盘供出:
海洛因大王魏东,,他藏在缅甸
但我知道,云边市有家银行在帮他洗钱
姓陈的,不,姓程……不是不是……
我找到他……
等等……等等……
我还有……我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