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者,要经过几次修炼?(2)
第一个阶段,积累摸索期。
这个阶段的你,因为刚刚进入新的竞争环境,对这个环境的规则、基本情况等都还不熟悉,也没有做好准备在该环境下面对激烈的竞争。
因此,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摸索和试错,也需要在一些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基本认知,检验自己在新环境下的实力和竞争力是否足够。
这个阶段,你可能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工作成绩。
第二个阶段,快速成长期。
在这一阶段里,你对于新竞争环境下的一些规则和情况已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也通过实践积累了一些微小的业绩,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了一些基本的自信。
于是,接下来你必须做好准备,让自己不断到竞争更加激烈、压力更大的一线战场上,在竞争中不断赢得胜利,取得成绩——唯有成为一个在局部战场竞争中不断赢得胜利的人,你才能让自己进入快车道,获得足够快速的成长。
第三个阶段,成熟衰退期。
到了这一阶段后,你在某一竞争环境下可能有了不错的成绩,你的竞争力也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于是,你可寻求的挑战在该环境下变得越来越少,你的成长速度开始逐渐放缓。
职业成长“S型曲线”
2.第二曲线
这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所处的成长赛道本身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该怎么办?
我接下来要向你分享——第二曲线。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型曲线”,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曲线”。
汉迪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所提到的,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任何一个个体或组织想要追求长期持续的成长和发展,都一定会面对和经历属于自己的“第二曲线”,甚至是第三、第四曲线,在多条成长曲线之间跨过“非连续性”的鸿沟。
一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内的成长与蜕变,乃至最终通关,很可能是由两条“一级成长曲线”与N条“次级成长曲线”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两条“一级成长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了你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大阶段,或者说是一类操作系统,每一类操作系统都会有自己的成长上限。
二、两条“一级成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