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谈恋爱的人,都很擅长“占便宜”
明明前段时间,我还看到他在朋友圈秀恩爱来着,而且他分手的理由听起来很离谱——因为对方不愿意花他的钱。比如两人外出逛街时,女友看上一件衣服觉得价格贵,他偷偷买了送给她,没隔几天,她就会送价值更高的东西作为还礼。出去吃饭看电影,她也算得特别清楚,不是回头再请一次,就是找个借口发红包。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挺好的吗?女孩子不打算占你便宜。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的,但背后,可能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知乎上就有个类似的提问:为什么一些女生特别不好意思花男朋友的钱?她们也会不肯让男生帮忙,不愿意给男生看到自己的脆弱面,不肯麻烦对方为自己劳心费力,不会让自己陷入任何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依赖的状态里。”似乎也不见得,不然为什么要这么费力维持一段亲密关系。书单君今天要推荐的这本《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或许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恋爱是个无比复杂的课题,通过疏离规避风险当然是种选择,但硬币总有两面,这种举动,同时也规避掉了背后的亲密和甜蜜。
虽然在恋爱,但一点也不想欠你的
近些年很流行这样一种言论——爱情,是两个彼此成熟独立的人互相陪伴、共同成长。有不少人,觉得依赖就是成熟独立的背面。好的恋人,既不麻烦别人,也绝不会占对方的便宜。正如知乎那位博主所说,除去经济,在生活方面,她也不太愿意让男朋友帮忙。家里漏水、猫走丢了这类事,她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专业人员,只会在解决好以后通知男朋友一声。甚至会很自豪地跟对方说:“你看我都自己处理好了,是不是很厉害?”除了常规聊天,很少问到对方的工作状况,对他之前的感情状况更是一点也不关心,总是一副"你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啊"的体贴模样。看起来,这真是一段非常轻松的感情,男生拥有绝对的自由,也不需要投入太多。朋友告诉我说:“我感受不到自己被在乎,被需要,更不知道自己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有时候会觉得,就算这段关系戛然而止,对她也没什么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提出过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必须具备这三要素才能够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在书单君看来,激情很容易被替代,承诺虽然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但多少有些虚无缥缈。唯一两个人能在恋情中实打实感受到的,且独一无二的,就是亲密。前段时间热播剧《三十而已》里,编剧在顾佳和林有有之间设置了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林有有安装新家具,让许幻山来帮忙,装好以后,称赞他很厉害。后来许幻山回到家,顾佳也恰好在装家具,他主动帮忙,被顾佳拒绝了,并说:“咱家什么家具是你装的啊。”书单君并不是在为他的出轨开脱,只是想说,在一段关系里,人是需要感受到被对方所依赖和需要的。
只要不依赖,就不会受伤
其实,那些不愿意麻烦对方的女生,她们也不见得真的就“乐在其中”,毕竟,谁会想要一段无所依傍的关系呢?与其说她们不愿意麻烦对方,倒不如说,她们是害怕切实进入一段关系里,所以选择了这种方式来规避彼此的亲密。正像诗人顾城在一首诗里所说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没有形成健康的依赖模式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发展出一到两种自我挫败的关系模式。一些人发展出以害怕和不安全感为特点的关系模式,被称为过度依赖。其他人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发展出一种防御性的、自我封闭的关系模式,即障碍性疏离。”
“我们的社会普遍认为依赖他人等同于自己无能。我们一直受到这样的教育:独立是好的,依靠别人的帮助是不好的。”尤其是受到一些被歪曲的,“独立女性”观念的影响——她们或者把“远离男人,不谈恋爱”作为信条,要不就是在感情中高举“独立”大旗,拼了命证明:“我只是想恋爱,不是想占对方便宜。”比如书单君那位朋友的女朋友,在自己解决了问题以后,会很自豪地向对方展示:“你看我多厉害,都不用麻烦你。”《关系》的作者,对于“独立”这件事有着很不一样的解读,在他看来,真正的独立,背后指向的是高度的安全感和信任。“适度依赖意味着充分地信任别人,敞开心扉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同时有足够的自信去处理关系中的冲突,这种冲突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用一句有点绕的话来形容就是:“真正的独立,是可以不独立的。”这表示我允许自己的脆弱存在,我允许自己有崩塌的时刻,即便这样,也不会摧毁我们的关系,或者说,即便摧毁了我们的关系,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从其中恢复。
打破彼此的边界
当然,这种依赖模式由来已久,并不是随口说说就可以立即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做出新的尝试来改善。是通过长期的相处,各种行为的累计来判断,还是只看他做的某一件事,就立即给出判断?每做一件事,我们就会把这件事等同于我们本身,事情做好了,自己就是好的,如果事情做坏了,那么连带着自己也是坏的。其实,这是没能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和你的人本身区分开来。一旦出现脆弱、需要帮助的状态时,就产生一种“我很糟糕,我很无能”的想法。不如换静态思维为动态,试着这么想:“我依然是好的,我不过是遇到了问题,在这个当下需要帮助。”“寻求帮助是你在做的一件事情需要帮助。当你开始将人的行为和人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寻求别人的帮助就会变得简单一点——而且当别人拒绝帮助你的时候,也会比较好接受了。”这个建立,是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冒犯,也就是打破原有边界来做到的。比如想和对方保持联系的需求,比如希望能够感受到被在乎的需求,不用完全抑制这些需求,合理地去表达。举个例子,你想让男朋友晚上去车站接你,又觉得可能很麻烦他,那可以试试直接提出要求,看看对方的反应。可能会如你所料,但也很有可能,对方反而很乐意你去“麻烦他”。尝试几次之后,如果对方承接了你的这个需求。你就会更具备“冒犯”对方的安全感,同时也会发现,两个人之间的边界在重新建立,反而会因为愿意彼此麻烦,变得越来越亲近。正如所有的表达都有风险一样,还有可能出现的另一种情况是,对方并没有能力,或者说没有意愿去满足你的需求。这个时候也不要觉得自己有问题,只是你们的需求不匹配而已。完全可以及时止损,去寻找更合适的另一半。书单君并不是在建议情侣们都去提一些无理取闹的要求。这种冒犯,还是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范围内,至于度的把握,需要两个人共同制定。而当你遇到一个疏离型的伴侣时,也不要感到害怕自己完全无法靠近他们。“虽然疏离的人看起来坚强、自信,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觉得孤独、寂寞和悲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出你的困惑,比如书单君开篇提到的那位朋友,可以尝试告诉另一半,自己被她这样的行为伤害到了,或者可以委婉一些,告诉对方偶尔依赖自己、麻烦自己也是完全可以的。第二种则是寻求别人的帮助,比如那些已经和他建立了成熟依赖关系的朋友,,询问他们,采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对方放心的信赖自己。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你自己足够成熟健康的基础上,与疏离型的伴侣相处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对两个人的共同消耗。
书单君还记得前几年看《太阳的后裔》时,里面有一幕是男主替女主扎头发。女生不太好意思,男生说了大概是这样的话:“恋爱就是帮对方做一些原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有的时候甚至都不是为了寻求帮助,而是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甜蜜和被在乎。正是在这些看似无用、不需要对方的事情上,彼此的付出帮助我们建立了新的联结。恋爱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在于交付自己的一部分,通过彼此麻烦,我们变得不可或缺。正如“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一样,我们并不完美,但那,恰恰也是我们需要彼此的地方。
在地久天长以前,先学会彼此依赖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7540-1.html